魷魚遊戲玩到輸身家 有下次你仲玩唔玩?| 徐風

魷魚遊戲玩到輸身家 下次你仲玩唔玩?拆解預謀騙局 小心貪字得個貧| 徐風

投資

廣告

加密貨幣可以是令人創富的地方,也可以是令人一貧如洗的騙局。

撰文:徐風| 圖片:Twitter@SquidGamePro

有項目趁 Netflix (美股代號:NFLX)劇集《魷魚遊戲》大熱,乘勢在幣安鏈(BSC)上注冊「魷魚幣」(SQUID)。

然後項目團隊開設網站及社交賬戶做推廣,並在上月27日發行該貨幣,玩家必須要先持有「魷魚幣」且預付入場費才可參與,食正近期的 Game-Fi 熱潮,進一步吸引新手用戶注意。

SQUID價格水漲船高,由發行價0.01美元,到日前創出2856美元歷史新高。

價格直插 玩家損失慘重

然而好景不常,SQUID突然「直插無水花」,短短數分鐘內跌至0.0025美元,較「招股價」還要低75%!

其後團隊聲稱項目受黑客攻擊,並立即關閉網站及社交媒體,致用戶無法聯絡團隊。

過去一周購買SQUID的玩家,投放的財富瞬即化為烏有。

有調查機構指出,事件對玩家造成約1200萬美元的損失。

多重疑點 恐為有預謀騙局

到底事件是黑客入侵,還是團隊自編自導自演的騙局?

首先,所謂的「魷魚幣」,並沒有取得《魷魚遊戲》的任何授權,也就是非法借用商標,已經值得投資者懷疑。

其次,該項目只提供一種換幣制度:利用資金池,而非在交易所上市買賣貨幣。

項目團隊將其推出的魷魚幣,則與幣安幣(BNB)將兩種貨幣掛勾,放在資金池。

魷魚遊戲玩到輸身家 有下次你仲玩唔玩?| 徐風
(圖片來源:Twitter@SquidGamePro)

這種交易模式的好處,是投資者任何時間都可以兌換貨幣,不怕沒有交易對手;

但壞處是,假如有人持有大量魷魚幣(一般來說就是項目團隊本身),就能夠即時大量出售「垃圾幣」,拿取資金池內相對有價值的貨幣(幣安幣現時在加密貨幣市值排名第三)。

由於項目團隊似乎擔心其他人兌換資金池中的BNB,故在智能合約中更增加另類的「反傾銷機制」:用戶購買魷魚幣後,需要再買另一種貨幣 MARBLE,作為手續費,才能將手上的魷魚幣出售。

而且 MARBLE 佔比會隨時間越來越高,代表持貨時間越久,用戶賣出貨幣的成本越貴,結果市場上的貨源會越來越少,不斷炒起幣價。

而炒起幣價後,最直觀的影響是吸引更多散戶因FOMO(Fear of Missing Out)而入場,令資金池越滾越大。

最終,待時機成熟,資金池有豐厚的BNB後,項目團隊就可以修改智能合約條款,並即時將持有的大量魷魚幣拋售,換取BNB,然後捲款潛逃。

加密貨幣市場騙局仍普遍 投資者小心「貪字得個貧」

加密貨幣的交易機制至今仍然安全,但騙局或捲款潛逃仍老是常出現。

一方面是加密貨幣金融制度不斷創新,但未經任何測試就直接面向公眾,容易被立心不良的團隊利用當中的漏洞設局;

另一方面是貪婪的投資者,往往只在乎回報及幣價上升的利潤,但從不留意當中值得懷疑的細節,以及了解過去加密貨幣被黑或設局騙財的手段,最終只會吃虧,損失大量資金。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