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不再只是企業家 商業巨擘政治野心︳封面故事
隨著特朗普當選總統,馬斯克的政治影響力進一步擴大,他開始更積極參與政府事務。
作為的「政府效率部」負責人,這標誌著他從企業界走向政府部門的全新跨越。
馬斯克︳藉X平台發表政治觀點
回顧過去,他曾經公開宣稱要遠離政治,2021年,馬斯克當時在仍然稱為Twitter的社交平台上,提到「我寧願遠離政治」。
但隨著時間推移,他對政治日益關注,並開始在公共場合表達與政治有關的立場,並與多位國際領袖進行互動,逐步展現自己在全球政治中的存在感。
2022年,馬斯克收購了Twitter,並將其重命名為X。
自此這個平台,成為了他發表政治觀點的主要渠道。
作為全球最大社交平台之一的持分者,馬斯克不僅在美國政治上發揮影響力,他的觸角也伸向了大西洋彼岸,對歐洲和英國的政治局勢進行了干預和評論。
與歐盟的數位監管日益嚴苛,馬斯克採取了強硬立場。
他反對《數碼服務法案》(DSA)和《英國線上安全法》的規定,並拒絕配合相關政策。
歐盟要求X平台在資訊審查方面作出更多努力,並且與事實查核機構合作,以減少假訊息的傳播。
然而,馬斯克以保護「言論自由」為由,強烈反對歐盟要求的這些監管措施。
他並警告這可能會妨礙企業運作,此舉讓他與歐盟決策者的矛盾愈發加深。
在德國,他公開支持極右翼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並稱只有該黨才能拯救德國。這一言論立即引發社會的強烈反應。
馬斯克︳挑戰歐洲民主機制
在支持德國AfD的同時,他還不乏對歐盟的批評。
特別是當他回應歐盟的批評時,他甚至在社交平台上挑戰歐洲的民主機制,主張歐洲議會應該更多地由民眾直接選舉產生,而非由歐盟委員會操控。
他的這些言論讓外界認為,馬斯克似乎有意利用其在全球媒體的影響力,來干預他國的政治運作。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