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市會否重演沙士崩盤
以往本港樓市具有較強韌性,這有賴於發展商及二手業主的強大持貨能力,但這些因素所發揮的作用正逐步減弱。
先講講新盤供應方面,由2022年至今,已批預售但仍未推出的樓盤約10,000伙,意味發展商一直等待樓市轉勢善價而沽,但就算美國2024年中開始減息,在中港經濟難望有起色下,發展商清倉旗下積壓的庫存,其實只是時間問題,2024年樓市持續下跌,已成大概率事件。
新盤庫存發展商隨時清倉
房屋局資料顯示,未來3至4年一手私人住宅潛在供應達10.7萬伙,創歷史新高。
至於已落成而未售出樓貨尾單位亦有18,000伙,創16年高位。
至2032年公營房屋可提供36萬伙,要消化如此多供應,香港未來9年(2022至2032年)人口要增加近100萬人,才能消化如此多的供應。
今年中香港人口中位數為750萬,2013年為722萬,10年間人口僅增長28萬。
加上香港生育率是全球最低,2022年創下每名女性生育0.7個小朋友,之前3年生育率持續下跌,所以過去一段長時間,本港人口增長主要倚靠單程證入境。
若計算2021年底前25年間,香港人口自然增長僅為約49.7萬人,單程證入境數目卻達112.1萬人,撇除「單程證」入境人士,期間港人淨移出總人數約為68.1萬。
至於移民,截至6月底止,英國內政部批出的BNO簽證有17.6萬宗,其中已抵英的BNO Visa持有人數約為15.2萬,這批移英人士為避免墮入英國資產增值的稅網,幾乎百分百會沽售本港物業,是過去兩年二手樓價持續下跌的主因。
今年港人口旺丁不旺需求
就算今年香港人口數目止跌回升,按年增加15萬人,但所增人口有來自內地,平均消費力參差,整體上不及移英的港人,而且回流人口只在港短暫居住,一般不會長線投資樓市,所以再多這類移動人口返港,沒能製造更多的房屋需求。
由於高息環境,以及一手樓庫存處於歷史高位的關係,瑞銀投資銀行估計,2024年樓價將再跌約一成,預期一手現貨和預售樓盤,合計庫存需時約4年消化。
假設2024年樓價跌一成,加上樓價已從高位跌約兩成,累計三成的樓價跌幅,或導致按足八成以上的業主斷供,這部分業主可以是銀行職員,或是最近3年以「林鄭plan」上樓的首置人士,首當其衝的自然是按揭公司的按保業務。
不過,業主斷供讓單位淪為銀主盤,銀行處理銀主盤亦需付出額外成本;加上市況不景下,銀主盤更易被壓價,所以銀行亦不願業主斷供。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