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好快加息 買定滙豐恒生等升 | 港股分析 | 投資入門
本地銀行股揀滙豐恒生
而要選擇本地銀行股,自然要揀龍頭滙豐控股(00005)及旗下的恒生銀行(00011),前者兼具國際概念,可同時受惠於歐洲經濟復甦及亞洲經濟的突出表現;後者純本港概念,但過去一年股價的出色表現,已足證其管理及經營勝過同業。
加息令利息收入上升
還記得今年2月滙控派成績之時,當時該行估計環球貨幣孳息率每上升100點子,首年淨利息收入就可增加32.99億美元,至第五年可增加57.59億美元。
對恒生亦然,尤其該行及母公司滙控旗下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均擁有本港數一數二的存款,同為香港銀行同業淨拆出銀行。隨HIBOR上升,亦意味她們的收入增加。
滙控4月上旬曾舉行為期三天的路演活動,會上管理層強烈指出目前的環球大環境,包括宏觀經濟、監管及競爭都利好增長。例如貿易及經濟都較前佳,息率也可望上升。
早年滙控與美國司法部達成的暫緩起訴協議(DPA)於去年到期。近日後者申請解除指控,意味官司告一段落。
亞洲收入複合增長率達8%
另公司管理層又提出幾項重點,包括亞洲業務會成為集團的增長引擎。
公司指出亞洲部門是集團賺錢的部分,以2017年度業績計,貢獻集團約五成收入,以及逾七成半經調整利潤。
相對其他國際性銀行,滙控來自亞洲的盈利最多。而該行管理層對區內業務,如貿易、投資及私人財富管理予以正面看法。
雖然滙控管理層未有作出預測數字,但投行花旗便預測從2017至2020年,集團的亞洲業務收入複合增長率可達8%。
滙控受惠一帶一路
的而且確,紥根香港多年的滙控,在亞洲區內的根基深厚,即使最近中、美爆發貿易糾紛,貿易戰如箭在弦,但據滙控經濟學家分析,有關影響不太大,因為出口貢獻內地國內生產總值(GDP)約20%。
而內地提出的「一帶一路」發展計劃,卻可望深化區內的貿易往來,滙控可望成為受惠者。
滙控在港資金強勁
據與會分析員透露,滙控將發展香港市場的成功經驗往在內地珠三角複製,因為目前區內的人均GDP與1995年的香港相似。
該行正透過擴大按揭及信用卡業務來發展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RBWM)業務,而珠三角的發展策略稍後又會複製至長三角及渤海經濟帶。
去年滙控在內地的貸款增長22%,高於亞洲區貸款增長率17%。
問題是受限於貸存比率已經高見89%;加上滙控期間存款增長與前年持平,限制集團進一步擴大貸款業務。
相對而言,滙控在香港的資金就較強勁。
具足夠回購彈藥
包括恒生在內計算,滙控佔據香港存款市場的三成,是本港眾多銀行中,資金成本最低者,並擁有約80%的較高活期和儲蓄賬戶比率(CASA Ratio),故當息率上升,勢推高集團的淨息差收入。
事實上,息率趨升並不限於香港,而是整個世界,當中以亞洲尤甚,因區內多國貨幣匯率參考美元匯率,意味滙控或許是受惠美息上升最多的國際性銀行。
至於集團今年2月派發業績後,股價反而向下,當中並非業績太差,只是公司未有再宣布回購計劃,才成為投資者拋售對象。
集團當天曾解釋未公布回購計劃,是因應正發行額外一級資本證券(AT1 Bond),而有關發行已於3月完成,所以集團已可開始新的回購計劃。
而美國滙豐過往分批把過剩資本回撥至母公司,將成為集團回購的彈藥。
滙控重返80元水平
看看滙控的股價走勢,其股價自2月派成績後反覆向下,這一來受大市影響;二來是業績缺乏驚喜。
至4月4日股價低見72.4元後,確認短線見頂,之後股價反覆向上,並於本週二(4月24日)確認重返50天線,相對恒生指數仍未返回該線,反映其股價走勢較大市強。
更重要是騰訊(00700)自大股東減持股權後,股價已難重拾當年勇,令滙控重新獲市場關注,後市可望重返80元以上水平。
至於滙控子公司恒生,過去一年股價的出色表現,已足證公司經營實力。
大摩睇好恒生
摩根士丹利上週四(19日)更發表報告,預測恒生在未來15天股價會上升,因預期HIBOR上升可改善本港大型銀行淨息差,當中特別是恒生。
另基於該行擁有良好的資產增長、息差擴闊及強勁的費用收入,收入增長異常強勁。該行估計恒生股價向上的機率高達七至八成。
至於予恒生240元目標價,是根據分類加總估值法(sum-of-the-parts methodology)計算出來。
同時應用了戈登成長模型(Gordon Growth Model)在其一級資本回報率在23%下,計出其股本成本約10%,長遠增長率有5%,目標核心賬面值3.8倍。
恒生潛在升幅23%
在應用有關數據後,估計恒生2020年的每股一級資本率價值234元;加上以0.6倍賬面值重估物業價值,每股再加6元,故得出240元目標價,即潛在升幅23%。
走勢上,恒生遠勝滙控,因前者10天線早已跑贏20及50天線,其股價亦一直高於10天線,即使本週一(23日)跌市當天,其股價仍收高於10天線,反映其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