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勢而為才可坐大浪

順勢而為才可坐大浪 |潘家榮專欄

投資

廣告

傳統智慧「五窮六絕七翻身」,據說每逢5月股市就會開始下跌;6月會進一步大跌,7月才會見底回升。所以不少讀者看到近期美股科技股大幅上揚之際,紛紛認為要先得離場,避免下跌時無法保住利潤,或被「割韮菜」損手倒蝕,更認為現在才入市只是「做韮菜」中伏,那麼究竟6月是否真的「絕」?是否真的需要遠離市場?
順勢而為才可坐大浪
(圖片來源:unsplash)

筆者一向認為與其道聽塗說,不如獨立思考求證一下,回看1987年至今2022年期間,36年的數據: 恒指期貨:5月表現為18次上升,18次下跌;6月表現為20次上升,16次下跌;7月表現為21次上升,5次下跌; 標準普爾500指數:5月表現為27次上升,9次下跌;6月表現為21次上升,15次下跌;7月表現為22次上升,4次下跌。

按照過往數據來看,6月上升的次數比下跌為多,看來真的不能只憑傳統智慧操作。 觀乎市場的氣氛,就算有不少陸續破頂,但市場的氣氛仍然是悲觀。

根據道氏的看法,牛市從累積階段開始,進入大眾參與階段,最後在過剩階段結束。累積階段:就是早期參與者加入、初步的推升價格。

牛市在懷疑中孕育

然後才到大眾參與階段:更多投資人開始投入,進而推升價格。最後過剩階段,就是投資人過度購買,其後價格便會下跌。所以「牛一」基本氣氛很差,但市場走勢卻是逐步推升。

然而,現時即使日股破了33年新高,仍很多人留言騙人入市、等看何時下跌、看了很多年不會有升勢等云云。

縱使升勢置於眼前,仍然抱持不相信有前景,破頂則認為是「割韮菜」,對於破頂都是充滿懷疑。 讀者回顧2016年「脫歐」公投、當年美國總統特朗普當選、「黑天鵝」、索羅斯沽空中國、內地經濟「硬著陸」等,2009年金融海嘯後,大眾要在談論《貨幣戰爭》,很多人都不太相信金融市場會恢復,但牛市往往就在一片懷疑中孕育出來。 然後大眾又開始擔憂,連股市上升也只是泡沫。

事實上,大眾一窩蜂追買,只有利好,沒有利淡。 股民在2021年頂追Tesla(美股代號:TSLA);或者跟隨「女股神」Cathie Wood的股票,或是追買美團(03690)、阿里巴巴(09988)的時候,氣氛是人人覺得非常好才會形成泡沫。 試問大眾過去何曾看過一個泡沫,是這麼多人認為是泡沫,或在一片等待下跌的氣氛中出現的呢?

筆者認為,現在還不是泡沫的時候,很難有這般看得這麼淡的泡沫,而且即使是泡沫,最重要是否能夠安然離場。 所以過去從來都強調做好風險管理,跌穿位要減注,過去經歷那麼多次跌市,都是憑謹守紀律跟隨策略離場,也就不必在上升之勢下過於杞人憂天,又是擔心「割韮菜」,又是擔心泡沫。 倒是近來不少強勢股繼續破頂,筆者就不會逆市估頂,跟隨市場順勢而行,有大浪就繼續坐便是了。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潘家榮圖片來源:經一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