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股 電能實業 5厘 高息 投資組合穩膽

公用股電能實業!5厘高息 投資組合穩膽

投資

廣告

由前稱香港電燈經一輪重組後演變而來的電能實業(00006);業務由以往專注於港島供電,發展為國際能源企業。公司一向以高息兼可持續發展作為賣點,成為不少投資者穩健收息組合的必然之選。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新傳媒資料室

公用股—電能實業的分析

電能實業2019財政年度上半年收入6.65億元,按年減少13.5%。純利37.91億元,下跌7.9%,主要由於多種外幣滙率疲弱,以及來自英國業務及港燈—SS(02638)的貢獻減少所致。若然撇除匯兌及期間一次性因素,核心盈利增長6%;每股盈利1.78元,中期息維持0.77元;相當於派息比率43%,提升3個百分點。

英國業務上半年溢利貢獻18.25億元,減少17.2%,主要受到期間英鎊兌港元匯價貶值6%及UK Power Networks(UKPN)自今年初起不再確認部分非現金收入的影響。然而,UKPN之現金收入及分派並無受到影響;配氣網絡業務 Northern Gas Networks(NGN)及Wales & West Utilities(WWU),以發電廠Seabank Power均有穩健表現,令英國市場繼續成為盈利支柱。澳洲業務繼續擴張,為集團另一主要市場;但同樣受到澳元兌港元貶值達4%影響,期內溢利貢獻下跌10.6%,至7.42億元。

現時集團在當地的資產組合已涵蓋電力、燃氣及可再生能源的生產及輸配。DUET Group旗下輸氣管道Dampier Bunbury Pipeline提早完成鋪設Tanami天然氣管道工程,項目已投入服務;Australian Energy Operations將兩個風電場接駁至電網的工程亦可於今年內完工。內地市場溢利貢獻2.54億元,上升8.5%。惟要留意,珠海及四平發電廠的擁有權將於今年底移交內地合資夥伴;即明年起,集團在內地的燃煤發電總裝機容量將減少1,600兆瓦,意味溢利貢獻將會減少。

其他海外市場溢利貢獻3.56億元,倒退10.3%。所投資的包括荷蘭轉廢為能業務、葡萄牙風電項目、新西蘭Wellington Electricity Lines、加拿大發電廠Canadian Power及輸油管道公司Husky Midstream,以及泰國發電項目等。本港方面,由於今年起生效的新管制計劃協議的准許回報率下跌,來自港燈的溢利貢獻2.37億元,減少27.7%。

值得留意是,2015年通過的《巴黎協定》主要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共同建立低碳環境,香港亦須要履行相關協定。為達致減碳目標,港府建議2050年本港總碳排放量,要較2005年減少60%。而發電是目前香港最大的碳排放源頭,故要求八成能源要達到零碳排放。港燈近年已積極透過推進「煤轉氣」轉型,持續降低碳排放;但燃燒天然氣發電仍會產生碳排放,若然要進一步減碳甚至達到零碳目標,便可能需要借助外力。

長建減持電能機會低

早前政府推出的諮詢文件,便提出「更緊密區域合作」,意味本港電力公司可與內地聯網買電。摩根士丹利便相信,要達致減碳目標,本港「兩電」向內地購買核電將是唯一出路,預期港燈會通過海底輸電纜與廣東省核電廠連接。事實上,港燈對採購核電的態度較幾年前有軟化跡象,原因可能是核電成本遠較燃煤或天然氣吸引、輸電亦較興建電廠更具效益有關。而大摩因應減碳議題,將港燈評級由「大市同步」升至「增持」;若然買電拍板,持有港燈33.37%的電能實業亦將受惠。

花旗預測,電能實業今年全年盈利按年倒退4.1%。以現價計,電能預測市盈利約15.7倍,雖然較歷史平均約13倍為高,但以現時利率下行趨勢來說,尚算合理。若以市賬率1.4倍,與歷史平均2.1倍比較,低出至少33%,估值吸引。再考慮到去年收購長和(00001)六個海外合資項目,將每年帶來1億元盈利貢獻,以及上級公司長江基建(01038)再減持機會不大,故此維持給予「買入」評級,目標價63.5元。

大行 長建 減持 電能 實業 機會低
圖片:新傳媒資料室

電能派息維持5厘以上

回饋政策方面,就基本股息回報來說,股息率維持有5厘以上,並不遜於其下級公司港燈。而過去十年以來,電能實業股息有增無減,更曾經有豪派特別股息紀錄,如2016年派發特別息每股5元,以及2017年兩次派發特別息共13.5元,為長建擔當起現金牛角色。另外,電能實業作為長和系中堅要員,每逢長江基建有海外收購動作,幾乎必定參與其中;一方面可分擔風險及財務負擔,對電能實業而言,亦有機會參與更多海外投資項目。股息回報穩健;加上業務比成熟型公用股較具增長潛力,屬長線投資組合中的中流砥柱。

電能 實業 派息 紀錄 維持 5厘 以上
圖片:新傳媒資料室

不少人都會月供公用股,想了解更多的話,即讀:【月供股票懶人包】月供港股定美股、銀行定證券行開戶、有股息收?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