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化 ai

受益於電動化和AI 京東方精電(710)新一年有望提升增長

投資

廣告

恒指上週終於重上2萬點,是新一年一個好兆頭。上週,中國證監會出招,提出了《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的具體安排,並透露2025年上半年會有規模不低於1000億元人民幣落實到位。同時,早前美國總統特朗普曾表示認為現階段寧願不對中國加徵關稅,並表示與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是友好的。這相較競選時揚言加6成關稅的態度明顯有所軟化。這兩大利好對港股自然是好消息。

另一方面,上週還有兩個關於AI產業發展的重大新聞,第一件是特朗普宣佈「星際之門」計劃,由軟銀、OpenAI 和甲骨文 (ORCL)三巨企合投5000億美元在美國建設人工智慧基礎設施。另一消息則是中國的DeepSeek發表了可以媲美OpenAI O1的R1模型,這大模型僅以極低成本 (600萬美元) 和少量晶片(2000塊) 便實現了與OpenAI等巨頭相媲美的性能。

DeepSeek這消息之所以重大,原因是如果能僅以極低的成本便能構建一個突破性的人工智慧模型,那就可能無需使用尖端晶片,那麼英偉達(NVDA)的晶片神話就可能泡沫爆破了,這無疑對美股市場是一個重大威脅。當然,目前這可能只是過慮,但大家或可多加留意後續的事態發展。

既然中國有利好消息,我們可以再多加留意一些港股的機會。而京東方精電 (710) 上週突破了52週新高,技術上是標準的突破形態。

京東方精電致力發展車載及工業顯示及解決方案業務,亦是京東方集團全球車載業務的唯一銷售平台。目前在汽車的薄膜電晶體 (TFT)顯示屏產品和大中型顯示屏模組市場佔有率全球領先。公司在中國,韓國,日本,歐洲和美國等地經營業務,並與一些規模較大的一級客戶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2024年上半年,錄得收益61.57億港元,較2023年同期的52.1億增加18%。股東應佔溢利為1.72港元,較2023年同期下降15%。收入增長主要受TFT產品、觸控屏顯示模組和汽車系統產品的銷售增長所帶動,這主要得益於新能源汽車的顯著增長,以及產能的新增。而股東應佔溢利下降,主要原因是政府補貼和匯兌溢利的減少,如果排除這些影響,回顧期間股東應佔溢利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業績算是不過不失。值得留意的是,TFT模組業務及觸控屏顯示模組業務佔收益約93%。而在整體收益中,汽車顯示屏業務佔93%,其餘主要為工業顯示屏業務。

如果放大時間來看,可以看到從2019年起,收入由35.74億元增長至2023年107.6億元,股東應佔溢利由2500萬元增長至4.75億元,分別增長近3倍及19倍。可見這自2019年幾年間有著不錯的增長,只是最近1-2年開始有點增長放緩。不過,或者很快又會重新增速。

增長重新增速原因有多個,首先,公司在去年下半年和2025年專注於內地前十大汽車原始設備製造商的策略將持續推動市佔率持續增長。

其次,隨公司成都工廠的穩定增產和庫存撇帳影響的減少,毛利率有望改善,管理層預計2022年底成立的成都工廠產能利用率到2025年底可達到70至80%。公司可利用它最先進的生產設備,如超大尺寸顯示產品的產能來滿足市場需求,支持財務業績改善。。

第三,智能座艙趨勢加速,隨著AI技術發展,AI大模型進一步與新能源智能汽車結合,車企智能化的迭代節奏加速,利好智能車載螢幕顯廠商。公司CEO直言:「在過去幾年實際上京東方受益於電動化,車載顯示的出貨量也在快速增加。」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Omdia數據,公司2024年1-3季在全球車用顯示器市場的出貨量、面積,特別是8吋以上尺寸顯示器的出貨量保持市佔率第一。現階段,公司的市場龍頭地位穩固,未來,憑藉母公司京東方集團的資源和技術優勢,公司將逐步實現向Tier 1系統集成商的轉型,以提高自身盈利能力。

第四,系統業務快速發展,公司的系統業務專注於智能顯示系統、先進顯示系統、智能座艙系統、海外顯示系統和其他相關產品。根據招銀國際指出,2024年的系統收入可能達到全年收入的7-8%。

此外,早前公司也首次面向海外發布代表發佈針對智能化汽車時代應用場景的「HERO」計劃 (即展現了集健康場景 (Healthiness)、娛樂場景 (Entertainment)、休閑場景 (Relaxation)、辦公場景 (Office)為一體的智能座艙整體解決方案) 。按客戶採購決策地分佈,去年上半年公司海外營收貢獻比達到42%,管理層計劃未來進一步將該佔比提升到50%。

總括而言,隨著AI及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成都工廠的穩定增產,以及公司的針對性發展策略,京東方精電新一年有望進一步改善業績。有興趣投資智慧車載螢幕顯廠商的朋友,不妨留意一下。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聰明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