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長線股票問題 一律建議買騰訊阿里 黃國英:現價有買貴無買錯

投資

廣告

坊間不少投資專家都建議散戶月供股票分散投資,但《超級績效》的作者,Mark Minervini就指出,透過多樣化投資來降低風險,是一種脆弱的投資方法,投資人應該集中火力在少數最好的股票,也就是那些所謂的超級強勢股。

撰文:經一編輯部 |圖片:新傳媒資料室、am730

雖然集中投資確實存在風險,但只要運用健全的方法,就可以有效控制風險。套用「股神」畢菲特的說法,

「風險來自於你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

投資人如果嚴格秉持股票篩選準則,只挑選最具潛力的股票,恐怕也很難同時找到很多值得擁有的股票。

散戶同時亦不應該分散投資超過10隻以上的股票,因為將資金分成10分,其中一份升40%,其實對於整體組合其實只有升4%。

由此引申,其實長期來說挑選一支股王,比分散投資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更能取得滿意回報,黃國英就建議散戶如果要投資股票,股王騰訊(00700)對比所謂價值股仍是最佳選項。

股王並不存在所謂「Mental limit」

「唔好諗騰訊有Mental limit,你返去同10年前的自己講,股價會升到一拆五後的600元,就像和20年前的的士司機說,的士牌會升到700萬元一樣,他一定不相信你。」

他指出,騰訊的強大在於其生意基礎非常紮實,假設有10億名活躍用戶,而公司將用戶人數變現的能力愈來愈強時,將來如果能提升到人均收費1,000元,一年就是10,000億元。

投資者在賭的,其實就是中國人未來,會否繼續在這個生態圈中逗留,然後騰訊能否在生態圈中「dig deeper」,現時雖然收入仍然不多,但到未來物價通脹,變現能力愈來愈好的情況下,很難為業務估值訂立一個上限。但一些低殘股如滙控等,可想像到利息在短期內並不會上升,銀行業的同業競爭激烈等因數,對資產升值的預期不會好。

另一方面,像騰訊這樣的壟斷生意,當然沒有所謂的「Mental Limit」。

「Mental Limit只會在一些弱勢或次等的生意模式(Business model)中出現,但在騰訊般的強勢股反而不應該有Mental Limit。我經常說,目標價經常都害人不淺,是令大部分人不能發達的主要原因,股票設立目標價,一到價就賣,以為找到下一隻騰訊,但結果沒有下一個騰訊,從頭到尾其實都只有一間騰訊。」黃國英說。

組合點都應該有騰訊

他指出,值錢的生意模式其實只有兩種,第一種是靠品牌;另一種是靠網絡。

而網絡又比品牌值錢,因為網絡消費者對於網絡的黏性比品牌更高,那些平台型公司的估值動輒以萬億元計,就正正是因為平台的價值,所以就不應該胡亂放手一些平台型公司。

黃國英建議普通投資者,應該「瞇埋眼」,無論如何買一些騰訊股份,如果想要下注中國國運依舊鏗鏘,騰訊會是不二之選,皆因其生意模式最為穩妥,「大不了就捱價」。

當年騰訊股價最多從400元跌至200元,只要投資者能忍得住這種下跌幅度,其實都不會再有因素能動搖你,而且在上次大跌完後,再次出現股價腰斬的機會其實微乎其微,最差的情況下股價大約會下跌20%,惟上望的空間當然不只20%。

關於長線股票問題 一律建議買騰訊阿里
騰訊每年保持高增長
關於長線股票問題 一律建議買騰訊阿里
騰訊的邊際利潤率保持穩定

散戶投資者普遍都另一個疑問,常時思考應該買母公司還是旗下的子公司,黃國英建議一般投資者可以「有大買大」。他舉例最近爆升的京東集團(09618)及蔚來(美股代號:NIO)均是騰訊系,升幅較騰訊自家大,但同時能帶動騰訊股價上升。

關於長線股票問題 一律建議買騰訊阿里
騰訊系股價表現

阿里短期表將跑輸大市

他建議如果想穩穩定定便買騰訊,但如果看好個別業務,或是行業在該段時間中有異動,可以選擇各自的相關個股。同一道理阿里巴巴(09988)因為螞蟻上市不成而元氣大傷,短期內會是阿里健康(00241)等較為跑出。

但長遠而言,現價是一個不錯買入位,但樓上270元至300元仍有大批人待價而沽,短期表仍將跑輸大市。

除騰訊外,黃國英指港股組合只要有五隻至10隻「有戰鬥力」的藍籌,其實已經很好,例如阿里、騰訊、美團(03690)、京東。二線的是金碟國際(00268)、另外明源雲(00909)假以時日,應該都能夠有不錯表現。

而過往一些熱炒的個股像微盟集團(02013)、金山軟件(03888)等,從股價不濟上其實都可以知道是次一級的選擇。

無論港、美兩市,黃國英在選股上都主要偏好平台型公司,一些提供平台供商家與客戶溝通的平台型公司的爆發力會比較高,但香港的平台型公司較少,資金會相對集中,例如藥明生物(02963)等平台型公司就早已「升爆廠」。

延伸閱讀:

拆解大戶炒作再生能源板塊手段 譚新強:疫情乃地球反擊戰第一步

中國新能源汽車3巨頭 蔚來 小鵬 理想 造車新勢力盈利能力一覽 中國電動車下個龍頭係…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