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和賣港口風波:巴拿馬指續簽合約違規 或撤銷營運權
廣告
巴拿馬審計揭長和子公司違規
巴拿馬審計長辦公室4月6日發布報告,指控長和(CK Hutchison,00001)旗下子公司「巴拿馬港口公司」(Panama Ports Company)在2021年續簽巴拿馬運河港口營運權合約時存在多項違規行為:
- 未獲批准續約:2021年,長和子公司依據「自動續約條款」將巴爾博亞港(Balboa)和克里斯托瓦爾港(Cristobal)特許經營權延長25年至2047年,但未獲得巴拿馬當局正式批准。
- 稅務違規:透過多間外判商獲得稅務豁免,減少稅務開支,違反巴拿馬稅務規定。
- 拖欠收入分成:未按1998年協議向巴拿馬政府分享10%淨收入,拖欠約3億美元。
巴拿馬審計長表示,將於4月8日對相關官員提起訴訟,並已將報告提交巴拿馬海事局(Panama Maritime Authority),後者將決定是否撤銷長和子公司的港口營運權。
核心資料列表
項目 | 詳情 |
---|---|
續約時間 | 2021年,延長至2047年 |
違規行為 | 未獲批准續約、稅務豁免、拖欠3億美元收入分成 |
潛在後果 | 巴拿馬海事局或撤銷營運權 |
長和股價 | 4月7日報40.15港元,跌0.12% |
出售計劃 | 原定4月2日與貝萊德簽約,現延遲 |
交易背景:長和出售計劃遇阻
長和於3月4日宣布與貝萊德(BlackRock)牽頭的財團達成原則性協議,計劃以228億美元出售和記港口80%權益,涵蓋23個國家43個港口,包括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巴爾博亞港和克里斯托瓦爾港(90%權益)。交易預計帶來190億美元現金流,降低長和淨負債比率至18%以下。然而,交易因中美地緣政治博弈與中國政府施壓而延遲:
- 中國反對:中國視巴拿馬運河為戰略資產,國務院港澳辦轉載《大公報》文章,批評長和「背叛國家利益」。3月28日,中國市場監管總局表示將審查交易,交易最終未能在4月2日簽約。
- 美國支持:特朗普政府支持交易,認為可削弱中國在巴拿馬的影響力。特朗普曾多次指控中國控制運河,1月20日就職演說中揚言「奪回」運河控制權。
巴拿馬訴訟:合約違憲爭議加劇
巴拿馬兩名律師卡斯楚(Norman Castro)和馬西亞斯(Julio Macias)已向最高法院提起訴訟,指1997年長和子公司與巴拿馬政府簽訂的特許合約違憲:
- 主權問題:合約允許長和限制指定地區港口開發並否決基礎建設項目,律師認為這損害巴拿馬主權。
- 程序問題:未經公開招標,未獲立法批准即授予稅務豁免。
卡斯楚強調,訴訟不針對特定公司或國家,若法院裁定合約違憲,長和的營運權可能被撤銷,影響其出售計劃。
市場反應:長和股價微跌
4月7日,長和股價報40.15港元,跌0.12%,反映市場對交易不確定性的擔憂。交易延遲與巴拿馬審計報告加劇了投資者對長和資產處置前景的疑慮。彭博社4月1日報道,長和與貝萊德仍有145天獨家磋商期(至7月底),但巴拿馬的審計與訴訟可能進一步拖延甚至終止交易。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