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和重業績 長和

長和系業績|長和2024年淨利跌27% 末期股息減至1.514元 唔提巴拿馬港口交易

投資

廣告

長和2024年業績發布

長和(0001.HK)於2025年3月20日港股收市後公布2024全年業績,收益總額4,766.82億港元,同比增長3%。然而,受一次性項目影響,股東應佔溢利208.28億元,下降11%;扣除非經常性項目後,淨利170.88億元,同比銳減27%。末期股息派1.514港元(減15%),連同中期股息0.688港元,全年股息2.202港元,同比減少13%。

分部表現:港口收入增長11%

  • 港口及相關服務:收入452.8億元,增長11%,受吞吐量增6%及各分部普遍增長推動。
  • 零售業務:收入1,901.9億元,增長4%,保持穩健。
  • 基建業務:收入553.2億元,增長1%,增幅放緩。
  • 電訊業務:收入883.7億元,增長2%,表現平穩。
    港口業務雖有所增長,但業績報告未提及出售巴拿馬港口等海外資產的進展,令人關注。

核心資料列表

項目 詳情
收益總額 4,766.82億港元(+3%)
淨利 208.28億元(-11%),扣除一次性項目後170.88億元(-27%)
全年股息 2.202港元(末期1.514元 + 中期0.688元),同比減13%
港口收入 452.8億元(+11%),吞吐量增6%
零售收入 1,901.9億元(+4%)
基建收入 553.2億元(+1%)
電訊收入 883.7億元(+2%)

李澤鉅展望:環境波動 聚焦現金流

主席李澤鉅表示,2025年經營環境將受航運聯盟調整與地緣政治風險影響,年初供應鏈中斷或拖累業績。惟亞洲與中東市場溫和增長、碼頭擴建及策略合作可望改善港口業務。他預測環境「波動且難測」,集團將收緊資本開支與新投資,專注現金流管理,並通過技術降低成本。李澤鉅強調,穩健的資產負債表(2024年底淨負債約1,300億港幣,負債比率約20%)與流動資金將支撐集團應對挑戰。

長和重業績 長和 (圖片來源:業績截圖)
(圖片來源:業績截圖)
長和重業績 長和 (圖片來源:業績截圖)
(圖片來源:業績截圖)
長和重業績 長和 (圖片來源:業績截圖)
(圖片來源:業績截圖)

市場反響:未提交易令投資者失望

長和業績低於預期,淨利跌27%與股息縮減反映成本壓力與匯兌損失影響。投資者期待的巴拿馬港口交易(190億美元)與潛在25元特別股息未獲提及,市場猜測交易或因內地審查受阻。3月20日股價早盤跌2.58%至45.35港元,公告後或進一步承壓。分析人士指,長和未澄清交易進展,可能加劇不確定性。

特別股息預期:每股25元可能性有幾多?

  • 市場預測:晨星(Morningstar)報告認為交易被否決風險低,預計長和將大部分收益回饋股東。若派發每股25元特別股息,以現價45.6港元及每手500股計,每手收益達12,500港元,股息率高達55%,遠超正常水平(2023年全年股息約2.78港元,股息率約6%)。
  • 歷史參考:長和系企業如和電香港(2015年)與電能實業(2016年)曾派特別股息,但股東等待期長達數月至一年。市場人士提醒,即使交易成功,派息時機可能延後,未必於業績日即刻兑現。
  • 資金運用:190億美元套現後,除派息外,長和或用於債務償還(2024年底淨負債約1,300億港幣)或新投資,影響派息規模。

市場動態:期權押注創8年新高

據《彭博》報道,長和未平倉期權合約達9.5萬份,為2017年以來最高,多空倉位均衡。股價自3月初累漲18%至45.6港元,為2020年11月以來最佳月度表現。惟近日受北京審查憂慮影響,股價回落,3月19日收跌2.5%。

---

長實全年業績概覽

另外長實集團(1113.HK)於2025年3月20日公布2024年全年業績,投資物業重估前溢利116.88億港元,同比下降16.6%;股東應佔溢利136.57億港元,減少21.24%。末期股息每股1.35港元,下降16.7%,連同中期股息,全年派息1.74港元,同比減少15.1%。業績反映物業銷售收入下滑及市場挑戰影響。

長實全年業績核心資料列表

項目 詳情
溢利 重估前116.88億元(-16.6%),股東應佔136.57億元(-21.24%)
全年股息 1.74港元(末期1.35元,-16.7%;中期0.39元),同比減15.1%
淨負債 166億港元,負債比率4%,現金361億港元
物業銷售收入 99.62億元(-24%),含香港、內地、英國項目
物業租務收入 61.35億元(+2.4%)
酒店收入 43.9億元(持平),收益16.51億元(+8.3%)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圖片來源:業績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