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琛專欄|在基金項目中的一點觀察
廣告
近日多了一些關於基金及量化策略研究的project,從經驗之中,留意到大戶與零售金主的分別,思維框架截然不同。不是想評好壞,但相信讀者都知筆者傾向哪邊。
首先,是兩者對衍生工具的信任。 衍生工具交易成本一般較低,資金運用率高,做兩邊都一樣方便,不會有造淡困難的問題,是大戶的利器。
不過,由於衍生工具操作複雜,也涉及不同的金融概念,令一般零售客卻步。
人最怕自己不了解的東西,要透徹理解這種工具的成本也不低,令零售客偏向選擇操作最簡單、坊間最常見的傳統資產,例如股、債,甚至樓。
一般而言,他們使用這類工具,會有Long Bias,熊市來臨時,多數資產價格一同下跌,如何diversify,也難逃厄運。
投資的單位有別
以上討論可以引申出大戶與零售客的第二個分別——投資的單位。這裏說的單位,並非直接指投資金額或倉位百分比,而是指兩者的思考方式。
撰文:錢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