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規則的制定者——看不見的財富轉移(下)
那麼在《大富翁》遊戲中,那個當銀行的玩家豈不是必勝?答案當然不是。
因為玩家的資產必須與銀行的資產分開計算。最初設計《大富翁》規則的人清楚知道,貨幣發行者與參與者的資產必須分開,並且規則不得在中途改變,若果不是,將會對某些玩家的利益做成巨大而深遠的影響,無論在遊戲內,還是在我們身處的現實世界中。
上次提到當金錢規則的制定者改變任何政策,都會對每個人的財富做成影響,引至財富轉移,有時「制定者」是本國的政權,但有時卻不是,在現實世界中,究竟誰會是「制定者」呢?
通脹令現金不斷貶值
「制定者」可以是本國的政權,但亦會是外國的政權,甚至可以是權勢人士或組織、有錢人、金融機構……
北韓就是當地政權利用貨幣政策來完成財富轉移的手段,有些人因此變得更貧窮,但亦有某些人因此變得更富有。
由古至今,每一個政權都會利用不同的方法來達到財富轉移的目的,只要改變某些政策,財富就能在不知不覺中轉移,「制定者」將財富由人民手上轉到自己或某些權貴手上,又或將財富轉到國家手上。
其中一種常用的手段就是不斷發行貨幣(紙幣 —— 一張只憑這刻信任度而有價值的紙張),多年來,很多國家都利用這方法來將財富轉移到自己的手上,而人民更是避無可避,當面對通貨膨脹的環境,很多人只能坐以待斃,任由「制定者」宰割,只懂持有現金的人將面對無形的財富轉移。
在1971年以前,美國行金本位的貨幣政策,即每張美元紙幣都等同某固定的黃金,但其後取消了這個制度,即政府可無限制地發行貨幣,再加上美元有全球公認的國際貨幣地位,令「制定者」所能控制的範圍更廣泛,除影響本國外,亦能影響其他國家,無論是中國大陸,香港,又或其他國家,都無法逃出美國的「制定」範圍。
會變的單位
「制定者」常用的財富轉移手法,就是暗中奪走現金的價值,由於現金是現時人類定義財富的工具及單位,是財富的度量衡。
但其實現金這個單位根本是一個有問題的度量衡,舉例說,今天的一公斤與一年後的一公斤是完全一樣,但今天的一元與一年後的一元價值就絕不一樣,我們在生活中很少接觸這種「會變的單位」,這對大部分人來說是抽像及難以理解的,令人們更難看清真偽。
當金錢規則在不知不覺中改變,很多人不知道正影響著他們,最終令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他們的財富正在減少,又或者他們知道法則正在改變,但卻不懂得怎樣應對。
那麼我們面對這種環境,該怎樣應對呢?
其實,我們身處在這種環境下,沒有「制定」的權力,只有應對的方法,首先是要看清楚金錢遊戲的規則,以及當前的局勢,絕不能以甚麼都不做來應對。另外,就是要明白紙幣的意義,其功用及在財富中所扮演的角色,在財富組合上更有效將現金及資產作配置。
切忌盲目投資
但要注意一點,不少人會因通貨膨脹這四個字就立刻投資,盲目將現金投資在某些地方。但投資在不瞭解的地方上結果只會令財富更加貶值,得不償失。
當大家都發現銀紙正在貶值,「醒覺」要將銀紙轉換成某些資產的時候,這些資產往往已經大幅升幅,即要以高於合理價才能買入(以香港樓市為例,樓價低的時候人們沒有興趣購買,到升值後才「醒覺」當中資產的價值,引至在高位時人們就很想去買樓)。
這時候,某些人或「專家」時常會因一些所謂的原因就推介人們買入,認為這些是抗通脹的避難所,這個所謂的「原因」就是這些資產項在近幾年每年均有可觀的回報,因此將來都會有,但其實,過去的價格走勢及回報,可以同將來的價格走勢及回報完全無關,投資者必須按環境情況及個別資產項去分析。
聰明的投資者往往會在升值前買入,在升值後賣給大家,這些聰明人是一些明白金錢規則,有一定的投資技巧,有獨立分析力,有遠見的投資者,當然還有「制定者」。
建立打工以外的收入
因此,在無形的財富轉移環境下,必須要更有效分配資產,要避免財富的暗中減少,重點絕不是盲目投資,而是學習投資,我們要更多學習金錢及投資方面的知識,要成為聰明的投資者,絕不能人云亦云作投資決定,要以合理或便宜的價格買入優質資產,又或是自己建立資產,而這些資產是能夠避開財富轉移,甚至因財富轉移而得益的。
在長遠計,亦要建立打工以外的收入,若只懂依賴人工收入,收取固定的人工,在通貨膨脹下,收入亦已經被暗中轉移,在「制定者」的規則下,就只能坐以待斃,眼白白看著財富被轉移。
相反,若果能持有某些資產,而這些資產所產生的收入並不會因通脹而減少,這樣才是真正應對的方法,才能成功避開看不見的財富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