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Apple 計劃2026年之前 全數轉移 iPhone 至印度生產
印度產能擴張與供應鏈調整
Apple 在印度的主要合作夥伴鴻海(Foxconn)和塔塔集團(Tata)目前運營三座工廠,並有兩座新廠在建。鴻海金奈工廠去年生產2,000萬部 iPhone,包括 iPhone 15 和 16 系列,並已延長至週日運作以提升產能。海關數據顯示,2025年3月印度出口至美國的 iPhone 貨值達20億美元(約156億港幣),創單月新高。Counterpoint Research 估計,目前美國市場五分之一的 iPhone 從印度進口,若全數轉移,印度可滿足美國約50%的需求。
中美貿易戰推動供應鏈多元化
中美貿易戰加劇促使 Apple 加速供應鏈多元化。特朗普政府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245%關稅(此前報導145%),中國報復性關稅達125%,導致 iPhone 16 Pro Max(256GB,零售價1,199美元)若在中國組裝,成本可能飆升至1,999美元。而印度進口關稅暫為10%(原26%,90天緩期),遠低於中國,使印度成為更具成本效益的選擇。雖然近期手機等電子產品獲關稅豁免,但長期趨勢顯示供應鏈轉移不可逆轉。Futurum Group 行政總裁 Daniel Newman 表示,Apple 正積極應對潛在關稅風險以確保增長。
印度爭取貿易優勢 強化製造地位
印度正與美國洽談雙邊貿易協議,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訪印時表示進展良好,印度有望成為首個與美國達成貿易協定的國家,避開對等關稅。印度電子產業受惠於此,2025年首季已出口超300萬部 iPhone。若關稅政策持續,印度 iPhone 生產價值可能突破300億美元,創造20萬個就業機會,進一步鞏固其全球科技製造地位。
核心資料表
項目 | 詳情 |
---|---|
轉移計劃 | 2026年前美國市場 iPhone 全由印度組裝,約6,500萬部 |
印度產能 | 2024年產2,000萬部,3月出口美國貨值20億美元 |
關稅影響 | 美國對華245%,印度10%(原26%,90天緩期) |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