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緊縮序幕正式掀開

投資

廣告

要聞:

德銀於上週二(9月1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全球外匯儲備水平已經見頂,很可能於未來數年持續下降,並提醒投資者要小心「量化緊縮」的出現,因為這或增加全球金融體系的不穩定性,不可不防。

「量化緊縮」(Quantitative Tightening,QT)是指國家持續減少外匯儲備,或透過買入本幣同時沽售外匯資產,從而令市場流動性減少。這與美國的「量化寬鬆」(QuantitativeEasing,QE)背道而馳。QE是增加貨幣基礎,然後從市場上買入資產,從而增加市場流動性的舉措。德銀指出,2014年全球外匯儲備曾經高達12萬億美元,但預期於2016年底,將會較高位下降15,000億美元(見圖)。該行解釋,環球外儲下降,主要由於三項短期因素,包括內地經濟放緩、美國即將收緊貨幣政策及國際油價下跌。

8月內地外儲創最大降幅

長期而言,環球經濟結構性改變,成為各國對於外匯儲備需求減少的原因。其中人民幣匯率長遠逐步市場化,內地逐漸減少干預匯價之下,便毋須如過往般持有龐大的外儲。事實上,內地持有全球最多外匯儲備,早前公布8月底外儲為35,574億美元,比7月底的36,513億美元減少939億美元,減幅較市場預期的710億美元為多,亦是連續第四個月減少,而且8月更創有紀錄以來最大單月減幅。市場憂慮內地外儲減少,是股市下跌以及外資流出的結果,不利內地資產市場,並可能損及金融市場穩定性,因此相關消息一度令A股及A股受壓。2003年至今,環球金融市場享受長達12年的寬鬆貨幣政策環境,各國的樓市及股市均錄得相當可觀的升幅。近年各國鬥快「印銀紙」的舉措,已進入白熱化階段,美國由2009年起先後展開三輪QE,日本及歐洲近年亦加入戰團,至於內地亦被指早已暗地裏進行「中國式QE 」。同時多國亦實施了多年的超低利率,可見寬鬆貨幣政策似乎已做到盡頭,但已無助於刺激經濟增長。環球經濟未見起色,美國於去年10月正式結束量寬政策。加上內地實施「量化緊縮」減持外儲,買入人民幣支持匯價,兩大經濟體系齊齊減少流動性,預料將會令金融市場趨向不明朗,並成為股票投資者必須關注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