躋身汽車強國 技術研發核心所在
要聞:
汽車股近期又成為市場焦點,除因為上海國際車展反應熱烈外,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亦表示正計劃將中國打造成汽車強國,除提升產銷目標外,更要將內地車企打進世界前列位置,以及提升自主品牌知名度,惟要實現這個汽車強國夢一點也不易。
據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早前在車展透露,該會正起草《汽車強國的戰略規劃和指導意見》。該《意見》目標是要在2020年,將內地汽車產銷量提升到2,700萬至3,000萬輛;2030年則進一步提升至4,000萬輛。另外,該會希望有兩至三家內地車企可打進世界前十強位置,並擁有三至五個知名汽車品牌。單看產銷數字,2012年內地汽車產銷量約1,930萬輛,若2020年產銷量果真升至最低的2,700萬輛,整體產銷量約有40%上升空間,增長前景十分亮麗。惟投資者再細心看,要在八年內增加約800萬輛汽車,換言之,平均每年要多產約100萬輛。
近年增長不過百萬輛
翻查近年內地汽車產銷數字(見圖),在2009及2010年經歷了井噴式的增長後,2011及2012年又回復平淡,這兩年的產銷量增長均不過100萬輛。內地經濟增長放緩,上述產銷目標會否過於進取?更重要是,產銷量已非汽車強國的重要指標。中國在2009年汽車產銷量超過1,000萬輛時,已經超越美國,連續四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產銷國。惟現階段中國最多只被外界稱為汽車大國,卻非汽車強國,主要原因在於內地還未掌握自主研發技術,自主品牌依然未成大氣候。事實上,內地透過合資方式發展汽車工業,在合作過程中內地車廠不但要付出「技術轉讓費」,收購早已被淘汰的技術,更要繳交品牌使用費,零部件的供貨商亦由外資廠方話事。正因如此,內地車廠至現時為止仍無法掌握造車的核心技術。現時已推出的自主品牌,主要集中低端市場,在國際舞台上完全缺乏競爭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曾指出,內地汽車研發水平較發達國家落後八至十年。於2007至2009年,中央共批出7,212項專利予外國車企,其中發明專利佔64.6%。期內內地車企也獲得8,569項專利,但屬於發明專利的僅得320項,只佔總數3.7%。
研發經費投入不足
內地自主研發落後的另一個原因,是車廠科研經費投入嚴重不足。全球主要汽車企業一般會把銷售收入4%至5%撥作科研,但原來內地近年汽車銷售雖然急速上升,但科研經費佔銷售收入只在1.4%至2.1%之間,與發達國家仍有一段差距。此外,內地嚴重缺乏專業人材。外國車企高級技工佔工人總數一般在40%以上,但內地僅4.3%。至於外國車企研發人員則佔總員工人數逾10%,但內地僅得少數車企如比亞迪(01211)及江淮汽車能達到此國際水平。由此可見,中國要急起直追成為汽車強國,車企必須在科研上投入更多資源,擺脫汽車工廠的形象。雖然此舉對車企短期盈利表現或會有影響,但長線而言,卻會帶來更大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