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富

想十年內將資金變大 唔想淨供盈富可以咁做|龔成信箱

投資

廣告

【盈富】今日龔成信箱,不少讀者想為未來作打算,如何實行投資計劃,亦提及熱門的股票以及投資心態等問題,當中包括手續費、美國市場、月供股票、儲蓄保險、物業加按套現,以及熊市等提問。

撰文:龔成 |圖片:新傳媒資料庫、unsplash

1.手續費

你好,想問關於怎樣利用少少資金變大,收成希望5-10年有成績

有現金流5萬,想月供盈富基金有沒有別的選擇?

盈富基金月供最好係坊間銀行定股票公司入市?同手續費點計?thx!

 

龔成老師:

盈富(2800)是一個平穩增值的策略,對大部分來說都是適合的,你可以做月供盈富,每月不斷投入相同的資金,長期都有一定的效果,一般的銀行都有做,你先開股票戶口,然後再登記月供。最好比較不同銀行的收費先。

如果你想最終有月現金流$5萬,可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但如果你想少少資金變大,收成希望5-10年有成績,就不止投資盈富。同時要學會選股的能力,投資潛力股,增長力較強的股票,同時把握投資時機,這要經過一定的學習才做到,但就對你的財富,長遠有好大的影響。

(對照龔成信箱:Q7447)

2.買樓

Hello,龔sir,有一些財務問題想下你,我係澳門人,現時35,我同太太月入75k, 每月能儲18K,有一個小朋友,年尾會再多一個

財?情況如下
銀行定期儲蓄90萬(2.5%利息收入)
物業1(欠貸款320萬,自住樓,每月還14K)
物業2(欠貸款140萬,出租後能抵還款)
車位1(欠貸款37萬,出租後能抵還款)
股票16萬左右

問題1: 雖然物業租金回報率低,但仍希望可多買一層樓留給下一代或為財富增值,因為澳門一樣樓價高企,預計希望5年內資金能有200萬,150萬首期,50萬作家庭備用,現時已開始投資股票,希望做到財富增值,想問有無咩建議?

問題2: 雖然部分物業出租能抵供款,但總貸款額已接近500萬,是否需要還一部分錢給銀行,因加息周期接近?

問題3: 股票上,雖然我理解分散投資的原理,但例如買收息股,分得太散5-6隻,因每次派息時間不一樣,分得太散每次派息的金額太少,是否應集中一隻派息較好,派息後金額大一啲 ,再直接再將利息再買入,是否這樣較好?

問題4: 我十分認同認同龔sir的理念先增值後現金流,但現時市況仍然未明朗,黎緊應會繼續下跌,trump在位應該繼續有很多動作,是否應將股票全轉為一些公用股?例如港燈,以避險,因我不想套現金等市況明朗,因永遠唔知股市會繼續向下定反彈,所以不想放棄收息的機會成本。

問題5: 如預期未來股市變差,假設恒指跌到21000點,我會買2800盈富,但盈富跟恒指走向相同,但是否非一隻增值速度快的股票,因再上番去要一定時間,定係港交所,或其他較好,未來反彈力道較大?

問題6: 雖然我明白月供股票的作用,但現時市況仍未明朗,而且月供股票的手續費對比每手買入為多,我相信價值投資,但現時很多優質股票仍在高位水平,是否待市場較穩定才入貨進行?而且想問一下,我會長期買入優質股的,是否可以每手買入這樣比較好?

問題7: 我相信價值投資,長期買入的作用,但有時候買入股票,龔sir 會否推介技術分析作為參考?

問題8: 龔sir,未來你是否會在澳門開班,是否只會開一班? 因怕到時你開班的時候,時間未能參與

不好意思,這麼多問題,你的書我大部分都買左,只差財務自由行呢一本,澳門成日都找唔到,感謝龔sir平常間的無私分享,獲益良多,再次感謝龔sir

 

龔成老師:

1)你試試同書局訂《財務自由行》,因為當中好詳細教點樣累積多個物業,正正好適合你的情況。

你可以累積多一個物業,但不建議太急做,因為最好在不同的週期買入,風險會更有效分散。即是不要買入得大密。你現時應該要做到股樓平衡,物業方面不用大改變,同時累積股票,以股票去創富。

2)不用心急,到真正加息先,仲要比現時高多1%、2%先,如果現時能將資金創富,不用心急去還錢。

3)分散始終是較好的,因為太集中,始終會有風險。5隻無問題的,不同時間收息不影響總現金流數目。

4)我地唔洗理中短期的市況,「先增值,後現金流」是一個長期策略,不要被短期因素影響。只要企業優質,根本不用理中短期股價。總之,以合理價買入優質股就得。

5)不用太著重「反彈力度」這些表面概念。你買股票就是買企業,如想增長力較強,就投資長遠增長力較好,前景較好的企業。

6)「市況未明」這是一些表面概念,我地以需要分析企業的價值,了解現時是平是貴,然後做相對應的策略就得。

7)技術分析是無法賺錢的。你睇翻所有最賺錢的有錢人及基金經理,無一個用技術分析,巴菲特更表明技術分析無法賺到錢。

8)預期會在2019年第一季開班,暫時只開一場。是否再開,要到時睇澳門市場的反應。

(對照龔成信箱:Q7442)

3.儲蓄保險

想問一下有關儲蓄保險你又有咩睇法呀?

 

龔成老師:

這是一個防守性的工具。而我地進行理財,防守的確是其中一部分,但就不要太多。

因此,不是不可投資這些產品,而是足夠就得,餘下的資金就要進行進攻,投資增長力更強的項目,對整個財富會有更好的效果。

(對照龔成信箱:Q7443)

4.物業加按套現

物業轉按套現投資是否不太穩建?

另外60-100萬,短期內不會使用的資金,怎樣分配可以按步就班增值及達至財務自由?

全部買落盈富嗎?
如果不是月供便要找低位入市是嗎

 

龔成老師:

物業加按套現,其實都是一個創富方法,因為只要加按出未的按息不高,而得到資金後所投資的回報好,就能創造息差。

但這方法一定有利有弊,加按就是加大借貸,風險會增加。因此,這方法不會隨便用,要到有真正投資機會,例如大跌市時,先會用。

如果你有$60萬-$100萬資金,這刻可投資流動性較強的項目,投資股票是適合的。你可以選擇平穩增值類的股票,助你財富穩步增值。

如果不懂選股,就可以考慮盈富(2800),最簡單方便。

如果不是月供,你可以分注買入,又或等股市再有明顯下跌時投資(但無人知幾時路,會唔會跌)。

(對照龔成信箱:Q7444)

5.買股策略

可唔可以分享下你買入股票的策略呢?謝謝!

 

龔成老師:

要講有排講,因為不同的股票,不同的大環境,會有不同的策略,就算我堂上面講,都要花唔少時間。

就以金沙(1928)來講,我分注買入左好多次,平均價$2X,都是市場對澳門賭業睇得最淡時買入的。因為賭業根本結構好好,一定是賺錢行業,但行業總有週期,當行業不景時,股價會好差,這就是長線投資者的買入時機。

我分注買入左好多次,基本上,當時見到整個澳門的博彩收入跌時,我就買入,直到行業好轉,博彩收入上升時,我就停止。

(對照龔成信箱:Q7445)

6.潛力股

最近我同啲朋友討論過 利用依個不斷上上落落賺差價會唔會比長渣賺得多 我有啲遲疑 當然我相信潛力股長遠回報一定較大

 

龔成老師:

表面上差價可以賺到更多的錢,但實際上不是。

例如股價由$5升到$20,長期持有就可賺幾倍,而在這段升幅的中間,一定會有好多上落,這就是所謂的賺差價機會,上上落落中間當然可以賺錢。但我過往做銀行及證券行,見到好多好人,佢地在$5買入,$6賣出,之後無再買入。

即是$5升到$20,佢地只能賺到$1,這就是這類賺差價的人,心裡會有「賺左先」的狀態,於是一定會好快賣出,永遠賺唔好大錢。

可能你朋友會舉不少例子,但其實都是事後孔明。

你叫佢地同真金白銀,5年時間做例子,我可以肯定,長線一定好過中間不斷差價差,因為我見證過大量大量客戶的炒賣情況,都是真實的數據。

(對照龔成信箱:Q7446)

 

7.保險

本人23歲,出身無耐,獨生子,有最最最基本既理財智識,家有一母。

想詢問一啲 general 嘅財務策劃,因為家父年頭因病過身,留下自住樓,一筆資金同埋一堆股票同基金俾我。我會話佢既死因係唔夠有錢同唔夠窮。

病徵出現之後佢唔肯睇醫生搞到咁,我好明白佢心點諗,有錢到一個射落海都唔肉痛既地步自然可以睇私院食貴藥,你無錢到拎綜援去睇公立就算隻藥幾貴亦可以接近免費,佢就岩岩夾係中間,我好明白佢係唔想花光大半世人累積既財富去醫病。

結果過多兩三年又走左,咁就咩都無留低俾我同我媽,所以係我媽同d叔伯鬧鬼佢果陣我都無出聲,社會先係殺死我爸既兇手。

我想問既問題有幾個:

1) 保險既問題,越年輕買保險個槓桿就越大,我想知道危疾類既保險應該點買。我會先買一份term life(如果仲有保險公司肯做既話)用我每個月俾到我媽既家用乘返時間值同年期去計一個保險總額,受益人係我媽,萬一我出事就即賠俾我媽。

咁之後既風險要cover就係危疾類,請問我危疾類我應該點買?係應該用兩年半年薪去計算總額cover因重病無收入,然後再買一份實報實銷既住院保險?同埋合約條款有冇邊幾條係要特別留意?

2) 熊市有排都未完,我想將部分流動資金做定期三個月甚至半年再入市,同時沽出部份我不看好既股票同基金再係適合時機買入公用、reit、電訊同銀行呢4大類別既股票。

係我工作穩定同家庭基本開銷明朗化之後我再開始月供股票,都係以上4大類別不過會供唔同公司既股票,慢慢擴闊自己投資組合既闊度深度,是否正確?

3) 我打算既長線投資大方向:先保本,再抗通脹,後增值,終收息,是否正確?因為對我黎講投資同做gym一樣都係終身既事

4) 我睇你既post有提及你既方向係揀優質股同潛力股,我想問應該點樣判定果隻股票既價格係合理唔合理/過低過高?

 

龔成老師:

有好多野我地控制唔到,所以唔好太去想某些事情,做好自己就得,睇將來。

1)危疾要買的,最緊要睇翻條款,是否你期望有覆蓋的病類都有得賠,同埋每個病賠多少,是否足夠。然後就睇下要供多少,自己是否認為適合。最緊要問經紀「邊D有得賠,賠多少,同埋不同情況下的可能性」。

買term未必是一件化算的事,因為長遠計無著數。正常咁買一份人壽就得。

2)無人知之後的後市會升定跌。你這樣等同於「賣出等買入」,如果大市不跌反升,你的策略就未必成功。

所以,我比較建議,簡單去長期持有優質股。

當然,你分散在不同類別去投資,是正確的。

3)我地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
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4)呢個問題有排答,基本上在我的股票班,都要花好長時間去解釋。簡單來說,就是先確認「企業」的優質度,然後再進行企業估值,就能衡量買入與否。 (對照龔成信箱:Q7448)

8. 理文造紙(02314)

龔成老師你好!我剛自己學投資,本科讀經濟學。我用經濟學做了一些分析後用了$8.29買了02314理文造紙共一手(1000股)來儲經驗。

想請教一下你意見可以嗎? 謝!

———
分析:

1. Supply: 成本來自進口廢紙價, 即原材料其實不是靠進口, 受貿易戰的影響力較少。

2. Demand: 基於進口廢紙價升及環保政策,成本雖然價高但係都會係產品價格放面反映,而因為佢係生產牛皮箱板紙及衛生紙產品為主,其需求彈性會較低,價格升會成佢長遠盈利有增長

3. accounting profit: 佢上半年業績好過預期,惠及下半年

4. 中美貿易戰方面,中國在高科技方面技術都要靠歐美引入,但歐美現在同一陣線,中國對此可能會比較著急,因為高科技是中國GDP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即使中國可能會利用貨幣政策(例如降準)來增加Money supply,但長遠會有通帳壓力,對民生不利。即使人民幣貶值,可能有利出口,但tariff 的會加番價,對出口不利。

所以過多2個月, 呢隻野會受以第4點影響而跌, 我估。

目標價$10

 

龔成老師:

你分析的方向正確的,我地買股票就是買企業,所以一定要以企業的角度去分析。

但這些都是其中的一些因素,你仍要多分析,佢過往的經營環境如何,當時的經營環境,得出怎樣的財務數據。而往後的經營環境又會如何,財務數據應該怎樣。

另外,佢在市場上的競爭,有無特別的競爭優勢,行業結構如何,產品如何。有沒有一些替代的產品,長遠的前景又如何。

因為你上述分析的,部分中短期的因素,而企業的長期價值,一定要用長期的角度去分析的。

另外,你亦分析財務數據,佢是否財務穩健?負債如何?現金流如何?生意有增長嗎?股本回報率處理想水平嗎?流動比率合格嗎?這都是分析的方向。

至於第4點,我地好難咁樣分析的,呢個是一個好複雜的關係,有好多野,根本無可能咁樣預測得到的,你過2個月就明。

(對照龔成信箱:Q7449)

9.熊市

對於最近市場開始下跌,可能是踏入熊市。

策略上,月供的就繼續月供,儲資金就繼續儲,是否觀察市場,待穩定,而且優質股處於合理水平就可以入手?在現況如何分析股票是合理價格呢?

 

龔成老師:

是否真正的熊市,仍未知,牛市熊市的原理是由於經濟週期,當經濟持續差時,就會出現熊市,但現時是否差仍未知,而美國果邊經濟很好,中國則要睇貿易戰的情況。

所以,比起預測之後的大市會升或跌,以分析企業估值作為投資策略,會更加好。

現時大市處於合理水平,基本上可以用「一邊月供,一邊儲現金」的模式進行。

(對照龔成信箱:Q7450)

10.美國市場

現我有月供4千盈富基金。

若另可作2千5月供的話,會建議加大盈富月供還是美股ETF 如VTI?我在考慮是否分散投資(VTI 美國市場)還是集中在中港(盈富)好。請建議,感謝。

 

龔成老師:

如果你想進一步分散風險的話,可以供美股的基金,這樣會較為平衡,令你的資金能更有效投資在全球不同的地方。

不過,我仍會較看好中國的長遠增長,因此盈富(2800)的長遠回報會較好,但分散度就不及上述的。要睇下你想分散多D,定增長力多一點。

(對照龔成信箱:Q7451)

免責聲明:本文章所列之年利率僅供參考,實際計劃之回報率可高於或低於本文章內所列之數字,並會以保單簽發時有效的年利率為準。有關計劃條款及細則,以保險公司提供的資料為準。本文章內容只供參考用途,並屬於作者之個人意見,並不保證所有資料準確無誤,亦不構成任何投資或服務之推介、邀約或遊說。投資涉及風險,基金價格可跌可升,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