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儲2,000萬元退休金︳李聲揚專欄
首先,2,000萬元這數字何來?是滙豐訪問客戶。訪問甚麼客戶?訪問流動資產100萬元或以上的中產人士。還好,至少不是訪問超級富豪。流動資產100萬元,大約都算中產。
問題是,滙豐和你有親?為何要做這些製作精美的報告?著實大家常常看到類似的報告,例如香港人有幾多身家、香港人要幾錢退休。那些員工沒事幹嗎?為何有免費報告益你?而為何清一色都是金融機構做這些報告?
不吃不喝也要儲40年
很簡單:做這些報告,是為了銷售。不是銷售那份報告,而是銷售「危機感」。筆者從事金融業多年,我們販賣的,就是貪婪及恐懼。
此話何解?很簡單,退休要2,000萬元,你準備好未?未準備好?銀行一定告訴你,只靠儲蓄不可能儲到2,000萬元。
這也有道理,想想即使你有50萬元年薪,不吃不喝也要儲40年才有2,000萬元。而50萬元年薪,已經遠高於香港收入中位數。
好了,齋靠儲蓄不能達到2,000萬元,那當然要靠投資。筆者也同意要投資;否則,不會寫這個專欄。問題是,金融機構會叫你投資甚麼?猜猜看。
金融機構,一定叫你投資它們的各種保險產品,或是古靈精怪的基金。為甚麼?因為若果產品是其他機構的,銀行(以及身光頸靚的理財顧問)有佣可賺;若果是自家產品,更加不得了,一般是搵你笨,欺負你算術不好。嫌筆者陰謀論?很簡單,做一個實驗。
當你的理財顧問,告訴你退休要2,000萬元後,你大可點頭同意,然後告訴他「那個李聲揚也說投資真的很重要,所以應該個個月去買指數基金,例如SPDR標準普爾500指數ETF(美股代號:SPY),Vanguard Total World Stock ETF(美股代號:VT),甚至盈富基金(02800),我會自己努力的,很多謝你的意見。」
你猜猜閣下的客戶經理會怎麼說?一定會說不可行。最常見到講法,就是「靠買指數基金太慢啦,我們可以幫你跑贏指數」(明顯地你遇到「股神」再世);又或者是「我們的基金,有專家幫你睇住」(可以參考電影《奪命金》盧海鵬的名句「專家咪睇住佢跌」)。總之,連「股神」巴菲特都叫大家最好還是買SPY,但閣下的理財顧問一定說不可行。為甚麼?就是為了佣金和生意。
即使不談金融機構,最後是為了引客戶買產品,我們就只看看,2,000萬元這個數字,靠譜嗎?你認為呢?答案其實相當簡單:猜猜香港有多少人,一生中任何階段,可以累積到2,000萬元財富?相信很少。
投資可以幫到手
正如上文提到,年薪50萬元,不吃不喝也要儲40年。固然投資可以幫到手,但現實一點,你覺得有多少人,可以儲到2,000萬元?事實上,2023年就有另一家金融機構,提到香港人的財富中位數(留意不是平均數),大約是150萬元。也就是說,只有一半香港人有150萬元財富。肯定的是,財富分布極不平均,大家可以自行估計,到底有多少香港人有2,000萬元財富。10%?5%?有趣的是:沒有2,000萬元財富者,又怎麼辦?他們退休時會怎樣?會餓死街頭嗎?還是像《楢山節考》的老人一樣,自行走進深山節省社會資源?又好像不是。
有關「幾錢才夠退休」的討論,永遠就是如此搞笑。明明大多數人都會退休,但又大多數人都不能儲到「那筆財富」。那沒有儲到2,000萬元的人,到退休時到底是怎生活呢?筆者父母、祖父母,甚至所有姨媽姑爹,好像都沒有儲到2,000萬元,那他們是如何退休的?事實上,不少低收入人士,退休時莫講話2,000萬元,很多連200萬元都沒有,一樣過得好地地。但當然,銀行的目標客戶,是那些「中產」。銀行要的,就是製造恐懼,引他們買產品。
每月創造26,000元被動收入
話說回頭,滙豐報告那個「2,000萬元」的銀碼夠誇張。但看看內容,原來調查對象,只是期望一個月可獲得26,000元的被動收入。這26,000元,又好像不過分。所以關鍵的問題是:想每個月創造26,000元被動收入,其實要多少錢?這個問題,筆者在Patreon有討論,但其實大家Google一下,也不難找到答案。
要創造每個月26,000元被動收入,要的銀碼可能比你想像中少。所以呢,即使沒有2,000萬元也不用擔心。況且,退休也不一定要在香港。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