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逆差 信任逆差

從「貿易逆差」變為「信任逆差」

投資

廣告

美國的貿易戰猶如為市場投下一枚震撼彈,其後特朗普多次就關稅措施作出改動,市場也隨之舞高弄低。

若按原定關稅方案全面實施,美國的實際關稅率將從2024年的2.5%急升至約23%,達到1930年以來未曾見過的水平。美國最終對中國徵收的實際稅率甚至可能更高;在這90天的喘息期內,美國會向中國以外的所有國家徵收10%的統一關稅,若各國未能在期限內達成更有利的協議,其後或將面臨更高的關稅壓力。

冷靜思考中長期投資前景

我們認為,美國政府最終或會改變政策方向,因為從長遠來看,向全球多國徵收極高關稅在政治層面上實在難以為繼。由於實際關稅率大幅上升,即使美國進口總量降低,政府也有望獲得稅收增長,但同一時間美國經濟步入衰退的風險也隨之上升。資產價格下跌、失業率上升與通脹加劇也是政治上無法接受的組合。一旦物價上升,聯儲局便難以減息救經濟。近日我們看到白宮開始對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施加壓力,但此舉反而使市場擔心聯儲局的獨立性遭到削弱。

貿易戰開打以來,各大風險資產已大幅下挫、避險資產則持續走強。關稅同時帶來通脹與衰退壓力,而市場目前似乎認為衰退風險高於通脹壓力。根據我們的經驗,在這個時間點對投資組合進行大幅調整,往往是錯誤的決定,因為市場初期給出的通常是本能反應,而非基於深思熟慮的基本面分析。投資者不妨先冷靜下來,給自己一些空間思考:美國的關稅對中長期投資前景有何影響?

「美國例外論」或會告終

市場可以適應保護主義,卻無法應對混亂。究竟是作為談判工具、減少赤字與創造稅收、抑或是重振美國工業?只要關稅的背後動機仍不明朗,市場就會出現認知失調。

目前各國仍處於談判與角力階段,而美國的「貿易逆差」正在轉變為「信任逆差」,外界對美國政策制定的信任度正在崩解,或將導致投資離開美國,繼而對美元資產造成壓力。正所謂:「當央行開始驚慌時,市場才會停止恐慌。」聯儲局再次減息的機會正在提升,而美國政府也可能會推出財政刺激政策,其他國家的央行也可能以減息來應對貿易戰帶來的風險。

另一值得關注的是,由於外界開始不質疑美國的決策,「美國例外論」或會終結。這點從關稅宣布後的市場反應即可窺見一斑:過往每當全球市場出現大型震盪,美元通常都會走強,但在這段期間,美元兌一籃子主要貨幣、甚至部分新興市場貨幣都出現走弱。雖然美國政府或會推出減稅與投資激勵措施,以重燃民眾對經濟信心,並試圖抵消關稅及政策不確定性的拖累,但此策略能否奏效仍是未知之數。

總括而言,關稅上調對當前環球經濟前景構成重大風險。雖然這些風險最終可能只是暫時性的,但我們認為短期內會進一步惡化,市場波動或會持續處於高位,高估值資產更是首當其衝。但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策時,仍應基於深入及全面的基本面分析,而非出於一時恐慌而對投資組合做出重大調整。

普徠仕北亞區機構業務總監周捷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周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