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前 最後忠告 必須!用商業思維︳Anthony 專欄
讀者來信
Anthony Sir你好,財政預算案公佈在即,以前我都覺得樓價高有很大問題,現在才發現原來樓價持續下跌更大問題,怎會這樣呢?看不到財爺有甚麼方法救港,你覺得最重要先做甚麼?
回覆讀者來信
實體經濟:越來越差!當年:百業興旺,名店搶舖,工商廈滿滿,企業爭聘擴充!現在:百業蕭條,名店撤走,工商舖吉吉,企業財困倒閉!
之前很多人說,過去十多年,高樓價高租金,窒礙各行各業發展!事實呢?近年樓價租金持續下跌,各行各業,變得更差!瀕死!為甚麼?先說租金,不是業主說了算,租客計得掂數,才會願意付高租金,坊間思維完全掉轉莊閒。身邊做生意的朋友都慨歎,當年租貴的時候生意最好,現在租平生意更差,甚至很多都結業了。
樓價呢?當年樓市好,信貸增長,熱錢多了,自然更願意投資願意消費,百業因而興旺。現在呢?消費降級,百業蕭條瀕死。
市民福利:Cut Cut Cut!
當年:還富於民,稅務差餉公屋租金樣樣減,派綜緩派1萬!現在:乞兒兜拿飯吃,減免別想了,福利CUT,公營服務樣樣加!
懷念吧!當年樓市好,年年派糖!樓價持續下跌,傳媒、KOL、網友都拍爛手掌,以為唔關自己事,安坐家中剝花生,悄悄殺到埋身了!政府步入結構性財赤,除了2元乘車優惠,很多福利都要Cut!抒緩減免?想都別想!公營服務例如醫療、教育等,甚至要加、加、加!
多元產業發展:錢從何來?
當年:政府及民間閒錢充裕,工程、產業發展,說做就做!現在:政府及企業財困破產,那來資金投資?
為甚麼政府要港商考察北都,簽生死狀?因為冇人願投資!發展產業最重要的是甚麼?資金!尤其是創科,是燒錢遊戲!本業賺了錢,部份投資其他生意,分散風險,這是企業常態!很多人說,當年金融地產賺錢,企業都不願做其他生意,明顯他們沒有營商經驗!事實是…老闆們因為本業賺了錢,更樂於投資其他生意,有的為興趣,有的為意義,有的為分散風險,例如筆者近年參與的娛樂、飲食,更為明顯。誠哥、小甜甜也不斷捐款從事醫療科技發展。美創科發展得那麼強,最重要是有用不盡的資金。
我們都說,經濟不能太依賴地產金融,那要怎麼辦?強化優勢產業,讓企業賺錢,再將資金引流發展新產業!不是摧毀優勢產業,讓企業財困,那來資金發展新產業?
安居樂業:住大啲?開心啲?夢碎了!信心崩潰了!
當年:人人都想置業,為自己在這裡落地生根自豪。現在:人人都不想買樓,信心崩潰,甚至不惜蝕賣出走。
特首常常掛在口邊,住大啲…是否會開心啲?已經置業的,樓價崩塌,負資產,無法換樓!如何住大啲?剛置業的,買大100呎,但手上物業日日跌,如何快樂?未置業的,信心崩潰,情願破頂租樓,也不會破底買樓!早幾年樓市好,身邊的年青人都想置業,錢不夠就跟家人挾。推冧樓市目的是幫年青人置業對嗎?但現在年青人都不想買了!
看見樓價不斷下跌,個個都想着排公屋!住屋問題,誰得益了?局長接受訪問竟然說年青人缺乏動力!完全看不懂經濟!看看幾年前吧,升市就會有動力!
幸福感:資產蒸發,失業減薪,臨老過唔到世!
當年:資產價格上升,百業興旺,對未來充滿信心!現在:負資產、失業、減薪、百業蕭條,信心崩潰!
經常聽見領導班子說要為市民謀福祉,謀了甚麼?年青業主變負資產,抱着自己辛苦買來的物業後悔。年長業主資產下跌,想套現想做逆按想被收購都夢碎了。大中小企業因為資產價格下跌而被Cut Loan陷入財困,甚至連頂流的發展商都陷入危機,金融體系要崩了,領導們…為何視而不見?
今天面對財困的,不止是香港政府…還有全港的大中小企,還有小業主、小市民,扣除發債收入,逾千億的財政赤字,已經捱了5年,我們還要勒緊褲頭捱多久?
只懂得將求變、求變,放在咀邊!等到香港成為矽谷?各行各業的人都餓死了!如果求變不成呢?誰說求變一定成功?別忘記,我們還要面對大灣區的內捲!
資產價格回升,大部份問題都能解決…
就有一個問題…明白的!未置業的市民上車難!建議參考新加坡的做法,透過資助房屋就能解決,沒必要攬炒!
古語有云:唔見棺材,唔流眼淚!
過去幾年的財爺:見到棺材,都唔識流眼淚!
必須!救活傳統優勢產業!金融地產旅遊!
必須!立即明確表態!支持資產價格止跌回升!錢回來了再引流!
必須!減少土地供應!停建交椅洲,北都以外甚麼發展都停!
必須!破格思維!發展北都不要再盲起樓,土地用來發展產業!
必須!用商業思維,不要用社會主義思維!
可以向特朗普及馬斯克取經,熊貓經濟、冰雪經濟救不了香港。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