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歲只得20萬存款 希望兩年內用100萬讀EMBA 如何在不影響支出及家用的情況下 完成此短期目標?|財智姊妹淘
撰文:財智姊妹淘|圖片:Unsplash
另外他現時持有一份五年後到期的定期壽險,及一份保額200,000元的危疾保險。醫療保險方面現時只有公司的醫療計劃,他希望在能力許可下添購一份醫療保險。
讀者財政情況:
每月收入:80,000元
- 薪金:80,000元
每月支出:55,000元
- 個人支出:10,000元
- 父母家用:16,000元(父母現時分別68及71歲)
- 保險費用:4,000元
- 償還按揭:16,000元
- 償還貸款:9,000元
資產:1,060萬元
- 現金存款:200,000元
- 股票:400,000元
- 自置物業:現值1,000萬元
負債:
- 樓按:320萬元(剩餘20年供款期,按揭利率2.1厘)
- 低息個人貸款:30萬元(剩餘4年供款期,實際年利率約3厘)
麥先生你好謝謝你的來信!本人根據你的個人財務狀況作出以下理財分析及財務建議希望讓你達成個人短期目標完成相關管理課程,先預祝你完成課程後事業一帆風順!步步高升!平步青雲!
專家分析
根據麥先生提供的收入及支出狀況,將總收入減去所有開支,每月應可從收入中餘下20,000元作儲蓄及運用。故此達成你的短期目標並不大困難,但麥先生缺乏定期儲蓄的習慣。在實踐個人目標同時也要平衡長遠個人生活費開支、父母的生活費負擔、全面的醫療保障和退休儲蓄的需要。在策劃個人理財中必須謹慎了解和分析,按照個人能力提升資產儲備來面對無法預計的未來開支。
將物業加按套現解決進修學費開支
麥先生現時手持的物業估價約為1000萬元,現手持的資金必須保留作日後現金流的備用,故此我建議麥先生可考慮跟銀行商討將物業加按多100萬元作進修之用。若加按100萬元後再加上現存的按揭欠款320萬元總共420萬元的借貸,是沒有超越銀行現時提供最高按揭成數的要求,顯示他的收入也符合壓力測試的要求。用現時較高的按揭利息2.5% ,20年供款期作基本考慮,按揭供款會由現時16,000元提升至大約22,260元,每月供款多了約6,260元的開支,加按開支佔你總收入的約8%,原則上是麥先生應該可以應付得來。
全面醫療保障
一個全面性的醫療計劃不但能讓保單持有人無懼突如其來的疾病而帶來的尋重醫療費,還能妥善保障個人資產和更有效地選擇療法及早根治疾病。
現時麥先生只擁有公司提供的醫療保障, 你必須跟公司相關行政部門了解現時保險公司提供的醫療計劃,若離職後,公司的醫療計劃能否變為個人醫療計劃繼續承保。始終公司選擇的團體醫療計劃不論在收費和保障會有一定的優越之處,若能保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當然自己額外購買一個需承擔合理薦底費的高端醫療計劃,更能全面保障個人疾病而產生的所有醫療和出院後康復開支。如果麥先生和家族沒有現存頑疾病歷、不吸煙及身體健康,相信在香港保險市場中可順利投保相關的全面高端醫療計劃。
給你相關的參考,以現時38歲男士,不吸煙,身體健康沒有長期病患的條件下,每年10,000,000元的全面保障高端醫療計劃,墊底費為港元20,000元,保費約為年繳6,400元,平均每月540元便能滿足麥先生在醫療保障上的全面需要。
投保足夠的人壽保障來承擔個人責任
一份足額的人壽保險可全面保障因意外和疾病而導致的人生風險責任。在計算麥先生的個人責任是需考慮現時個人的所有財務責任及持續承擔家人生活經濟開支為大前題。因手持的年期壽險將於五年後期滿,我建議麥先生在身體健康和經濟可負擔的情況下,考慮投保一份約800萬元的20年定期壽險作個人責任的人壽保障,每月保費約為1000元,始終生效的人壽保單可因應受益人提出相關索償文件後,能經過順利批核便能直接收到800萬元賠償額來處理保單持有人當時五的所有欠款和財務開支的需要。
無需按照當事人有沒有立遺囑或平安紙作財務後續安排,因經法庭處理處理資產必須按照法律程序和無法預期的審批時間,若果當時人沒有買足夠的保險,保單受益人便無法按時處理當事人的財務及恆常個人責任開支。故此我建議麥先生在經濟能力許可下,考慮購買足額的人壽保險來面對個人財務責任風險。
綜合個人財務需要和建立良好儲蓄習慣
假若麥先生完成銀行加按100萬元、成功投保高端醫療計劃及加添800萬元定期壽險保單。你的每月總開支共多了7,800元佔你的總收入約10%。同時我建議麥先生開設富彈性的定期儲蓄投資戶口,目標為每月10,000元的儲蓄作投資讓資產不斷提升增值能力。
以每年平均6%的回報來預算, 在12年後麥先生本金加回報應可儲蓄大約210萬元 ,用現時的按揭息口平均計算12年後麥先生按揭貸款餘額約190萬元,運用個人儲蓄應可提早8年將所有按揭貸款歸還。雖然投資回報和按揭息口會因應市場的經濟狀況而有所調節,未必百分百能保證預期提早歸還所有餘下按揭貸款。但持之以恆的儲蓄習慣一定可以讓個人資產增值來解決財務需要。
美聯金融集團高級副總裁 – 余淑穎Suki Yu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