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 資料圖片

香港投資 衣食住行(中)|林伯專欄

投資

廣告

上期提及香港投資衣食住行中的「食」部分,以及引用香港政府統計處2024年7月消費物價指數中各商品/服務類別指數作參考,未知讀者有否興趣研究,但既然開了個頭,就要老老實實仔細分析下去。老一輩人,總喜歡「有始有終」。

在開始新話題之前,又要寫多段趣事。話說筆者上期文章「出街」後,友人即打電話來與筆者「吹水」。
友人經營一間樓上舖,主要是做夜市的。他指筆者還未道出他們行業最慘情況,以下是一段友人原原本本與筆者的談話,以供讀者參考。
友人:「你寫得可以,但就未講得出我們行業最痛苦之處。」
筆者當然願聞其詳,友人再道:「我就唔講以前某些行家做旅客生意有幾風光,又或者某某行家要從地舖轉樓上舖有幾可憐,我只講我自己。無謂話人嘛!」

近代餐飲業史的悲歌

筆者說:「咁又係,人家有幾好,有幾差,也是人家的事,無謂多管閒事吖。」
友人繼續大聲講:「我自己間舖,做得話長唔長,不過都經歷過新冠肺炎疫情、社會運動、疫後復甦、北上熱潮及香港人生活習慣改變等,所以都應該有多少代表性。」

筆者說:「咁就當然啦,簡直係『近代餐飲業史』一部分啦!」
友人聽到『近代餐飲業史』後,自然眉飛色舞,再加多一把勁盡訴心中情:「新冠疫情,最多係變陣求生,例如做多少外賣及罐頭單;社會運動期間,我舖在旺角,都無辦法,又要交租但無客,都捱了一排;疫後復甦就最正,但生意都唔能夠回氣到之前一半;但到今期香港人北上熱潮及生活習慣改變等,就真係無晒心機,而且係見唔到曙光。」
筆者當然再問他:「何解無曙光?」
「現在不是產品及服務問題,而是根本就無客,我指的是無願意消費的客。你睇,街上係有人,但就不是以前消費那班人。

「以前肯消費的人去了哪裏,相信你都知啦!所以,現時唔係我間舖的食物質素或服務有問題,而係『魚缸無魚』!
「然後,業主有理無理都話要加租,佢話『無客係你既事,我只係知出面租金繼續升,你唔租就過主。』咁你話灰唔灰?」友人歎氣說。
筆者一時無言,只是聽了他的一番話後,除深有同感外,也認為除飲食業外,其實各行各業也不是有同一問題嗎?(魚缸無魚)。

行街買衫非時尚

「食」就寫到這裏,再淺談「衣」方面,其實當中又包含了服裝和紡織業。
說起這些,回看香港過去有許多服裝品牌和紡織公司,涵蓋了時尚設計、製造和零售,以前香港這類行業在全球市場中具有相當潛力。

不過隨著時間流轉,如今無論上中下游已不再以香港為基地,例如衣物製造業早已北上。
設計方面,因為要配合製造工廠流程;加上外資客亦愈來愈願意北上共同商討有關事項,令部份香港設計部門亦同樣要北移。
零售及批發部分就更不用說,自疫後當所有人都懂得上網購物後,「行街買衫」已不是一件常見的事,這從最早期的思捷環球(00330),以至後期的迅捷環球控股(00540)股價表現可見一斑(資金最老實)(見圖表一)。
然後又簡簡單單,讀者不妨問問身邊人,老中青三輩,後兩輩人還有多少衣服是行街買的?又有多少是網上買的?便明白如今賣衫這行有幾難做了。

又隨便講講「行」這方面。表面上行代表運輸,包括客運及貨運,而又橫向包括了海陸空三方面。
要仔細全面分析的話,相信要寫到論文咁大篇。為節省讀者時間,今期就先選擇最貼地的「陸」來講。
的士受網約車影響,生意大受影響,牌價反映一切;小巴及巴士就因地鐵網絡愈趨完善而難以重振昔日光輝。上述三者前景及投資價值,自然不言而喻。
反之,相信讀者最有興趣的,應該就是港鐵(00066)這個政府力推的運輸系統。
不過,話要說回頭,以往資金買港鐵,並不是單純押注其鐵路系統收入前景,還有更多人是押注落其物業部份,即港鐵上蓋物業發展及管理部分。

但又是那句: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如今香港物業市場狀況如何讀者心裏有數。
最簡單看看最近有發展商賣樓時承諾,若日後買家撻訂,將不會向其追收差價,希望增加買家置業信心這一小舉動,已反映就連發展商也開始有「人性」。
唔信?看看港鐵近幾年股價表現(見圖表二),應該最有說服力。

衣食住行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衣食住行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林伯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