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貨的出路 唔捨得止蝕 教你利用沽空認購期權自製「股息」|安東尼

投資

廣告

滙豐控股(00005)是不少港人的愛股,但過去十年股價一直跌多升少,令不少香港投資者「成蟹」。除忍痛沽出止蝕、死攬不放或再買「溝貨」作長線投資外,投資者還可以利用沽空認購期權(Short Call)賺點期權金,雖然「微薄」但聊勝於無。

撰文:安東尼| 圖片:iStock圖片、新傳媒資料室

先說滙控近期的業績。隨疫情減退及滙控陸續作出各種改革,滙控公布的業績超出市場預期。

滙控2021年上半年業績(相對2020年上半年):列賬稅後盈利(reported profit after tax)增加53億美元至84億美元;列賬稅前盈利增加65億美元至108億美元。

止蝕?死攬?

根據滙控的新聞稿,集團2021年上半年的列賬收入(reported revenue),較2020年上半年減少4%至256億美元。主要原因是2020年利率下降,以及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旗下的資本市場及證券服務(Markets and Securities Services)收入減少。

此外,集團的淨利息收益率(Net Interest Margin)亦削減滙控整體收入。滙控雖然宣布上半年派中期股息0.07美元,但市場普遍認為派息遜預期。滙控於8月2日中午公布業績後,在港股價微升0.93%,收報43.35元。

現時令不少股民感到躊躇的是:現在應否「止蝕沽出」滙控,騰出資金另找投資? 一方面「死攬」滙控會擔心日後股價再跌會後悔;但若「止蝕沽出」又不甘心,兼恐怕錯過市場追落後的升浪。

事實上,不少投資者最鍾意「上升投資早放手、下跌投資死攬住」,筆者便是其中之一,並於2021年5月以每股50元買入800股滙控,但其後股價不斷下跌,令筆者「成蟹」,痛不欲生。

雖然筆者深明「沽出止蝕」是最佳策略,但始終過不了「蝕讓」的心理關口,並自我安慰「未沽就未輸」的心態,認為股價總有一天會返家鄉。

 滙豐派末期息0.15美元 綜合券商派息預測 股價衝50元失敗後急回 專家料仍可升30%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

沽空認購期權

友人見筆者決定死攬滙控,早已放棄叫筆者斬纜沽貨止蝕,於是提出沽空(Short)兩張行使價是46元8月份的認購期權(Call Option),以賺取約188元的期權金(見圖表一)。

(圖片來源:盈透證券截圖,由作者提供)

對於這沽空認購期權(Short Call)操作,友人解釋:「沽空這個滙控認購期權股,你起碼可以袋袋平安期權金188元(見圖表二),就如收取『現金股息』,減低持有實股的賬面損失;若滙豐股價在8月底回升的話,便可用較高的股價(46元)沽出持有的「蟹貨」;再加上已收取的期權金,抵銷之前股價下跌的部分損失(見圖表二B)。」

(圖片來源:盈透證券截圖,由作者提供)

友人表示,若滙控股價持續低於46元,大可用「阿Q精神」,當一個月內收取的期權金188元作為一個月的股息,除以40,000元的投資成本(見圖表二A),月息率是0.47厘(188/40,000),換算為年息率就是5.64厘,就可以自我感覺良好叫「收息」投資!

友人續稱:「若到8月底結算後滙控股價仍低於46元,亦可以再沽一張新的認購期權(Short Call),再收取一個月的期權金,變成『月月有息收』!」

這種「有貨Short Call」就是傳說中的Covered Call,屬低風險的股票期權投資的策略。

友人續稱:「其實有貨Short Call也不是甚麼秘密武器,網上不少人都有講解這個操作,我幾年買入港鐵公司(00066) 後,也曾靠這招吊命; 但亦要留意不少期權的成交好疏落,價位亦會『好西』;所以這方法也是杯水車薪,聊勝於無。」

(圖片來源:iStock)

滙控前景點睇

友人表示:「整個銀行業務已風光不再;第一,銀行借貸本身的產品簡單透明,當中利錢已壓得很低,現在只能靠發展財富管理業務增加利潤,但面對保險公司等競爭,要突圍並不容易;第二,隨著數碼科技發達,數碼銀行的成本較實體銀行的低,令傳統零售銀行業務利潤受壓。」

滙控業務以亞洲為盈利核心。截至2021年上半年亞洲區佔集團的列賬稅前盈利64%;而集團在最新的業務展望中亦提到在內地的數碼財務業務,正擴展至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杭州。

友人表示:「但現時中美關係緊張,更令其在兩難局面,你估滙控前景如何是好?」 當然世事無絕對,滙控始終有機會翻身。

回說以上的Covered Call策略,不失為筆者的「蟹貨」找到點兒安慰。 筆者心諗:「雖然這策略難以起死回生,並只是『吊住條命』,但鬼叫自己買咗滙控咩!」

延伸閱讀:港股反彈只屬曇花一現 第二波跌浪隨時爆發|傅允軒

延伸閱讀:恒大系反彈走得好走!傳實力超強金主傾入股 恒馳都有人吼?譚朗蔚:過身前最後蹂躪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