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銀行貸款渠道多元化 與大灣區融合商機更大 | 專訪安永李舜兒
撰文:SmartED編輯部 |圖片:新傳媒資料庫、unsplash
消費信貸主要是指消費者憑信用先取得商品使用權,然後按期歸還貸款以購買商品,基本上由銀行或財務公司提供相關服務,且貸款方式多樣,如樓按、車貸等。
惟其定義多有不同演繹,李舜兒認為信用卡亦囊括在內。
「很多時候人們會把信用卡剔除在外,認為消費信貸是純粹零售貸款。」
合伙公司享協同效應
要說消費信貸行業的增長,就先要簡單重溫一下虛擬銀行的組成。
由於經營銀行的成本及投資金額高昂,大多虛擬銀行申請人均會與其他集團合作,以合伙公司形式共同成立新實體公司營運。
李舜兒表示合伙分兩種,一是單純參股,成為股東;二是戰略合作,利用雙方業務或技術達致互惠互助、雙贏的協同效應。
其實類似的合作模式常見於商界,譬如網貸平台WeLab早前就與長和(00001)達成戰略協議。
以WeLab與長和合作推出的「新機•現金雙享計劃」為例,它所提供的消費分期及貸款就比一般的信用卡有更多的彈性。
成功申請的客戶不但可「$0拎走新機」,更可額外提取高達全單價值兩倍的現金。換句話說,當消費者去購買某產品,在享受分期付款或借貸服務的同時,信貸限額(credit line)更獲得延長、擴大。
本港虛擬銀行能否進入大灣區仍是未知之數
這種貸款模式正正有未來虛擬銀行營運的影子—錢來自信貸公司,透過合作夥伴的平台借錢給消費者。
「可能消費者從沒想過借錢,但因為他進入了這個情境,在高科技輔助下,非常便利、毋須遞交額外證明文件便輕鬆借錢,當然要先成為該虛擬銀行的客戶。」
李舜兒表示,消費信貸在香港不算蓬勃。相較美國,香港的信用卡使用頻繁,但本港零售借貸並不是一個很大的行業。
然而,隨科技進步,其與生活接軌後,不排除消費信貸業將快速增長。「假若進入大灣區就更加不可想像,香港僅700萬人,但大灣區內人口卻高達7,000萬人。」
當大灣區這個經濟體完善發展後,商戶之間,即香港人的流動性、大灣區內的民眾來港的流量都會增多,整個客盤亦會相應增大。
之不過,本港的虛擬銀行能否進入大灣區仍是未知之數,近年中央就發展大灣區作修訂、落實不少新的政策及法例。
與大灣區融合商機更大
在數千萬人口的大灣區,消費量必然應運而生。
「我認為消費信貸會有相當程度的增長,但不能斷言增長的百分比,因為這也要因應政策的開放和配合,這是很重要的。」李舜兒說。
這又引伸到香港虛擬銀行能否於大灣區營運的問題。
「虛擬銀行理應是虛擬的,照理沒地域限制,但我們也查找過,外地的一些挑戰者銀行,會禁止非歐盟公民使用。故虛擬銀行在大灣區內究竟有多少空間可以經營;香港與大灣區內其他城市的人、物、錢的互通等問題,仍要靜待現存有關法規的演變。」李舜兒道。
本港虛擬銀行在大灣區優勢不大
撇除政策的考慮,本港虛擬銀行要打進內地市場亦非易事,本地銀行在大灣區並沒佔很大優勢。
「因為內地本身已有金融科技發展比較好的銀行,例子有招商銀行、平安銀行,他們的客盤很大,早於七、八年前透過手機即可買到理財產品。因此,要認識及了解內地潛在客戶的心態。」
李舜兒分析,內地民眾早已不帶銀包,購物付款轉賬皆用電子錢包,所以他們的心態其實已經很數碼化、很虛擬了。變相香港的虛擬銀行要進入內地發展,要推出甚麼樣的服務呢?
「當所有科技和平台均變得那麼便利,已沒甚麼顧客忠誠度可言。」老一輩的消費者會特別偏愛某間銀行,但新一代不然,在吸納客戶後進而要鞏固他們的黏性,真的很難。
尤其是本地的傳統銀行,他們要深思如何利用他們現有在內地已註冊的銀行平台去創新,並重新訂定及改善整個內地策略。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這亦說明要經營虛擬銀行,合作的重要性。
李舜兒坦言,要在內地市場站得住腳,虛擬銀行的合作夥伴若是某些在內地已有一定程度的地位,或者已有其現有運作中的業務,那就會佔優。
「因為它已有相關技術,更重要的是,它認識當地人的文化、思想、心態、潮流、最熱門的產品和遊戲等。知道潛在客戶的喜好,方能提供相應不同類型的消費信貸服務。」
專家多面睇 傳統銀行的創新包袱
德勤中國管理諮詢合夥人冼君行表示,傳統銀行要創新其實面對不少難處。
銀行業界有個術語「雙模式IT」(Bimodal IT),現時銀行的運作開始分裂成兩個分支,其中一邊維護現行核心銀行業的平台(core banking),這個平台已建立了數十年,要改不容易,大版本的升級一年僅有三、四次機會,變相很多計劃都要等。
銀行可以有很多新穎的構想、去做敏捷開發,但背後的系統支持不了,這就是傳統銀行的包袱。
有些傳統銀行沒有參戰競逐虛擬銀行牌照,部分認為自己早已開始提供網上銀行服務,已是一間網上銀行,現時經已很「虛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