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途证券 一圖前瞻 | 關税大棒壓頂 VS AI驅動iPhone換機潮,蘋果能給出一份怎樣的財報?

一圖前瞻 | 關税大棒壓頂 VS AI驅動iPhone換機潮蘋果能給出一份怎樣財報?

投資

廣告

美東時間05月01日盤後,蘋果(AAPL.US)將公佈其2025財年第二季度(即2025年第一自然季)的業績情況。機構預期蘋果2025Q2預計實現營收940.60億美元,同比增加3.64%;預期每股收益1.606美元,同比增加4.99%。

向牛牛AI提問:蘋果最新業績預測如何?

0

年初至今,蘋果股價下跌約16%,跑輸標普500指數(同期下跌10%),主要受關税不確定性引發的毛利率和營收擔憂影響。不過,4月11日美國宣佈智能手機和PC豁免互徵關税後,蘋果股價有所回暖。

展望本次業績,投資者仍將關注蘋果的營收、iPhone收入和服務收入等業務的增長。而不同於以往單純看業績數據,這次市場或更在意企業對未來幾個月的盈利預測。

對於投資者而言,在財報發佈前需權衡兩大因素:一是蘋果延續超預期表現的可能性,二是潛在風險事件對估值的衝擊。儘管當前數據暗示其盈利超預期概率較高,但特朗普政府關税政策、全球消費電子需求波動等外部變量仍可能成為”黑天鵝”。

手機業務

對於蘋果業績貢獻力量最大的iPhone營收方面,高盛預計Q2 iPhone業務線的營收約為478億美元,同比增長4%,高於華爾街平均預期的456億美元。

高盛表示,iPhone 營收增長應由銷量同比增長10%所驅動,這得益於價格更加親民且體驗感不屬於旗艦機型的iPhone 16e的發佈;因美國關税政策的巨大不確定性導致的需求提前集中,以及AI驅動的換機週期。

4月15日,IDC發佈的數據顯示,蘋果iPhone在2025年第一季度出貨量達5790萬部,較去年同期的5260萬部增長10%。

0

IDC稱,蘋果的今年第一季度出貨量創歷史新高,一方面是應對關税變動而在美國市場進行提前備貨;另一方面也向其他地區大量發貨,因為渠道商擔心供應鏈中斷會導致庫存短缺和價格上漲。

同日,Canalys的研究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三星以20%的市場份額重奪全球第一,蘋果緊隨其後,蘋果從2024年第一季度的16%份額上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18%。

但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在中國市場的表現繼續下滑。據IDC報告,蘋果在中國市場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滑了9%,市場份額降至13.7%,這也是蘋果連續第七個季度在中國市場出現下滑。分析師表示,目前來看,產品創新相對不足以及AI功能受限是蘋果在中國市場面臨的重要挑戰。

今年2月份,為了重振銷售,蘋果公司推出一款名為iPhone 16e的新款低階版智能手機,定價599美元。IDC稱,iPhone 16e在中國上市前三天的銷量比2022年的iPhone SE高出60%。

此外,蘋果AI功能所驅動的新一輪iPhone換機週期開啟。高盛分析團隊表示,Apple Intelligence驅動的新一輪換機週期已經悄然拉開帷幕,有望驅動蘋果業績自下半年以來踏入顯著的上行增長軌跡。但經濟衰退風險(高盛預測12個月內美國經濟衰退概率達到45%)背景下,新一輪換機週期的具體需求增長進程也有可能不如預期。

服務業務

服務業務方面,蘋果的該項業務營收佔比和毛利率有望持續提高。蘋果的服務包括Apple Care,Apple Card,Apple Pay和Apple Store系列服務;隨着蘋果AI的推進,市場預期可能會對一些AI agent項目開始收費。

分析認為,隨着蘋果的生態和設備數量的增多,AI服務的推進以及更多消費者願意享受有關係列服務等都提振了其營收和利潤率。後續來看,該業務大概率繼續成為蘋果的營收和利潤“發動機”,未來隨着AI生態進一步鋪開,蘋果的AI to C業務或將成為現金奶牛。

高盛預計蘋果Q2服務業務營收預計同比增長11%至265億美元(對比華爾街共識預期的267億美元),得益於App Store計費有望同比增長約13% 以及 iCloud+、AppleCare+、Apple One 訂閲和Apple Pay有望共計同比增長44%,其中高盛預計Apple TV+F2Q25營收有望高達15億美元,訂閲用户可能超過6000萬。

其它業務

Mac業務線方面,高盛預計F2Q25營收大約77億美元(意味着將同比增長3% ),M4新品有望拉動Mac系列整體出貨量大幅增長15%。

iPad業務線方面,高盛預計F2Q25營收大約61億美元(意味着將同比增長9% ),ASP有望超預期同比提升5%(iPad Air 13寸的溢價策略)。

關税影響

4月2日,特朗普在白宮簽署了兩項關於 “對等關税” 的行政令,宣佈美國對貿易夥伴設立10%的 “最低基準關税”,並對某些貿易夥伴徵收更高關税,其中包括中國、印度等多個蘋果主要的生產基地。

在此背景下,市場將密切關注美國科技巨頭們供應鏈和從海外進口產品面臨的潛在關税影響。分析認為, 亞馬遜(AMZN.US) 和蘋果可能是關税風暴中受衝擊最嚴重的兩大科技巨頭。對於蘋果而言,雖然因消費者擔心價格上漲提前購買而短期受益,但關税全面實施,蘋果將受到供應鏈成本上升和消費者購買力下降的雙重壓力。

關税導致蘋果iPhone生產成本大幅上漲,迫使蘋果考慮漲價並加速全球供應鏈調整。機構TechInsights表示,關税的指數級增長正對智能手機行業的供應鏈產生重大影響。

4月11日,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對包含智能手機在內的部分電子產品免徵收“對等關税”。美國對智能手機和PC的互惠關税豁免短期內對蘋果有利,但貿易政策和增長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蘋果通過分散生產地等策略應對潛在關税風險。

高盛表示,4月11日智能手機/PC等電子產品的關税豁免短期內將緩解關税衝擊,但是美國商務部232條款半導體調查可能導致新的面向半導體等科技領域的關税政策(若半導體關税出爐,智能手機/PC必然也將波及)。

大行怎麼看?高盛分析團隊預計F2Q25每股收益(EPS)將達到1.64美元(超過華爾街平均預期的1.61美元),營收有望達到954億美元(超平均預期的940億)。高盛表示,予以蘋果業績強勁增長預期主要源於:

Apple Intelligence所驅動的全新換機週期,以及iPhone 16e、基於M4芯片的MacBook Air/Mac Studio/iPad等新品渠道補庫存來滿足持續超預期強勁的需求;

關税擔憂下的iPhone需求大幅前置“強化換機邏輯”;

美國運營商競爭加劇的趨勢下,對於iPhone捆綁促銷的力度持續升級;

依託於蘋果強大的Apple生態護城河,服務業務的持續強勁表現。

高盛預計蘋果2025財年的整體毛利率預期將為 47.1%(對比共識預期也為47.1%),處於業績指引區間(46.5%-47.5%)的中間值區域。此外,蘋果管理層可能將宣佈新的股票回購授權,有望大幅提振市場對於蘋果股價的看漲情緒;蘋果通常在第二財季宣佈新的回購計劃,例如去年在2024財年第二財季宣佈了新的高達1100億美元股票回購授權)。

美銀在研報中表示,因為關税擔憂促使今年的一部分iPhone換機需求被迫提前釋放,該機構略微上調了對於蘋果第一自然季度(截至3月的季度)和第二季度(截至6月的季度)營收的預測。美銀給予蘋果的最新預期市盈率與蘋果過去10年間16-34x預期市盈率(中值27x)的歷史估值區間相比處於較高水平。

分析團隊表示,鑑於蘋果正處在一個為期多年的全新iPhone升級換代週期,加之蘋果擁有鉅額現金儲備以進行股票回購,並且有機會拓展包括摺疊iPhone在內的新終端市場,其消費電子產品組合和服務業務的多樣性不斷提高,給予蘋果接近歷史高端的估值倍數是合理的。

不過美銀下調了蘋果第三、第四自然季度以及未來兩年的營收與每股收益(EPS)預期,以反映更復雜供應鏈帶來的更高長期性質的經營成本以及推出支持更先進AI功能的Siri數字助手延遲所帶來的影響。

Evercore ISI認為,蘋果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有望超出市場預期,但焦點將落在第二季度指引及如何計入關税影響。該機構表示,短期內,蘋果股價將受地緣政治驅動,但預計其或通過多種緩解策略應對關税影響。

Evercore ISI預計,蘋果在中國市場的營收將持平或小幅下降(悲觀預期為降幅達中高個位數),iPhone營收可能持平或略降,服務業務將維持低雙位數增長。值得注意的是,匯率將對蘋果構成顯著利好,是部分抵消因素。

歷次財報日股價如何表現?當前,蘋果的隱含變動為±4.65%,表明期權市場押注其績後單日漲跌幅達4.65%;對比來看,蘋果前4季度的績後平均股價變動為±2.2%,顯示該股當前期權價值被高估。

0

在過去12次業績發佈日中,蘋果業績股價漲跌概率均為50%,業績日股價平均變動為±3.0%。對於此次績後變動方向,期權波動率偏度數據顯示,本次市場略微傾向於看跌。

0

還在熬夜看報表?牛牛AI正式上線!快來使用AI功能解讀財報

0


編輯/jayden

風險提示:上文所示之作者或者嘉賓的觀點,都有其特定立場,投資決策需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富途將竭力但卻不能保證以上內容之準確和可靠,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富途圖片來源:富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