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嘉民專欄|注意機會成本才能財自

投資

廣告

筆者高中沒有修經濟學,大學也沒有讀相關學科,只是在初中的必修科讀過經濟101。當中提到「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起初不以為然,但人大了,發現這概念極其重要。今期專欄,就來探討一下機會成本如何影響財自速度。中學經濟學科教到「機會成本」概念時,會舉例,如小明只有10元買生果,但只夠錢買一種,因此他要選擇買香蕉還是蘋果。

如果買了香蕉,那他就沒蘋果,選香蕉的機會成本就是蘋果;如果買了蘋果,就沒了香蕉,所以買蘋果的機會成本就是香蕉。當時年紀還小,完全不理解這概念在生活中有何用。但人大了,選擇多了,但錢及時間都有限,才深深體會到機會成本的重要性。

不買美股後果嚴重

在投資世界中,舉例,只有100萬元,把錢買了港股,就等於少了錢買美股。假設以100萬元買盈富基金(02800),而沒有買SPDR標準普爾500指數ETF(美股代號:SPY),機會成本不只是買不了美股,而是今年前者下跌兩成;後者升兩成,前後差距足足四成!由賺20萬元變輸20萬元,差別為40萬元!港股美股也不是最痛例子,差距最大例子為把錢買樓,但沒有投資比特幣(Bitcoin)。筆者身邊極多口口聲聲想達到財自的朋友,執行上卻all in買樓,一顆比特幣也不買。這實是極嚴重的認知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