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繫匯率40週年│中資銀行「聯匯不脫鈎」期權回報14厘 銀行已袋200萬手續費
有媒體報道,中國工商銀行(亞洲)近期向一些私銀客戶,提供美元兌港元「勒式期權」交易產品。
銀行已袋200萬手續費
報道指,每張合約名義價值達1億美元,期限12個月,按當時港滙兌每美元徘徊7.83及1年港元期權引伸波幅約1.4計,合約年度回報率逾9厘。
報道推算,客戶抵押予銀行的按金僅需約5000萬港元(槓桿比率逾15倍)。
合約會代客同時賣出12個月的認沽及認購美元期權(Short Put+Short Call),行使價分別為7.75、7.85。換言之,若聯繫匯率沒有脫鈎,用戶可淨賺期權金,即約400萬港元期權金
若加上客戶存放銀行的押金獲支付定存利息(4厘至5厘),總回報率可超過14厘。因此產品銷情不俗,銀行可獲近200萬元手續費。
報道又指,類似期權合約在財資市場甚為普遍,但較少售予私銀客戶,主要由銀行間或機構投資者參與買賣。
虧損可無限大
不過,若聯繫匯率脫鈎,理論虧損可無限大。
由於合約涉及出售期權,若港匯跌出聯匯範圍,投資者有義務向交易對手支付金額。故理論上,潛在風險為無限大,利潤上限則為相關期權金。
工銀亞洲發言人回覆,一直按照風險管理、監管規定、市場發展及需要,為客戶提供合適合法及合規的理財產品。
該行又指,已建立完善風險管控體系,嚴格執行盡職審查、風險披露及適度評估等工作,對產品實施嚴格風險評估,以保障銀行經營及客戶財務狀況。
脫鈎僅時間問題?
去年11月初,1年港元期權引伸波幅曾擴至2.7。著名對沖基金經理阿克曼(Bill Ackman)表示,通過看跌期權持有大量沽空港元倉盤,並認為聯繫滙率對香港不再有意義,港元與美元脫鈎只是時間問題。
阿克曼又質疑,如果中國是強大及獨立的主權國,為何仍需港元與美元掛鈎。
另外,此外,美國對沖基金海曼資本管理創辦人巴斯(Kyle Bass)在2016年,也揚言沽空港元等亞洲貨幣,其後在2020年又押注港元聯繫滙率制度崩潰,但每次均告慘敗。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