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美股港股第一季度 交易計劃
總括來講,可以給出以下的幾個重要結論:
(一)恒生指數正在接近前低點區域14,387點、12,649點、10,676點,現在處於尋底期,但明顯是更接近低點區域,不宜過分悲觀了;
(二)探明底部之後,恒指反彈目標應當為介乎17,000至18,000點;
(三)2024年第一季度,繼續探底有機會出現終極底部,過去的案例有1988年、1995年、2002年、2008年、2016年、2020年。是不是比想象中多?
每年首季形成重要交易區間
根據筆者研究的春季效應找到的數據顯示,每年第一季度都會形成重要的交易區間,這和筆者即日交易initial balance strategy,是同一個道理。而第一季度又是調整居多,其中1月和3月,又是全年表現倒數第二和第三的兩個月份。在筆者的統計當中,1月又是出現重要高低點次數最多的月份;而3月是第二出現低點最多的月份之一。
恒指連續下跌之後,接近破新低屬於多年新低,在極端超賣之下,第一季度是最容易出現人性之極的。人們在第一季度做出計劃和展望的時候,很容易選擇順勢交易,在極端的價格區間,容易造成過度預判了形勢。
(四)40月長週期已經開始見底回升,這是筆者兩年前,開始提出的長期週期底部時間是2024年。
根據以上的結論,具體應該如何計劃呢?作為參考第一種方式,對於長期倉位本身沒有港股或者極低倉位的,可以考慮平均買入法策略。
港股分兩類買入
一般分為兩種,一是分時間段買入,例如強積金(MPF)或每月月供股票計劃;二是分價格段,每低一個固定的價格就買入一份。這種策略需要能夠承受住短期價格繼續下跌造成賬面損失的心理壓力,必須確保完全沒有資金壓力的情況下進行,並且給自己做壓力測試,如果真的要去到10,676點是否無法承受。
第二種方式,則是前面文章分析過轉牛的必要條件,觀察第一季度完結之後,市場能否在底部堆積成交,然後出現往上的反轉突破。這比較適合較為緊貼市場,擁有較好的市場感覺。在筆者的專頁內分享過短線的反轉操作案例,在上週四(1月25日)提出15,488點買入,半日時間飆到16,200點,已可管理利潤。
換成中期走勢,原理是一樣只不過用日線或者週線更大的波動時空。相信讀者對港股的投資計劃心裏有數了,現在來談談美股。相反美股在1月氣勢如虹創歷史新高,早在2020年6月9日筆者撰文《美股納指新高是買入信號》,回顧當時納斯達克指數剛突破新高報9,950點。目前17,000點樓上大漲了超過70%,收益率並不可謂不低。
原文寫道:「在過往美股歷史中,破新高通常還會出現一些小的回調,然而拉開長遠來講,回調顯得微不足道,甚至是享受後面巨大升浪的絕佳入場機會。」結論很明確,突破新高的確是買入訊號,但是可以等回調才買入,避免過早追高而承受價格波動的壓力。圖一標示出,2010年至今納指出現一個中期調整之後創新高的位置。可見在這些新高過後,市場往往都有一些小幅震盪。
美股待短期調整買入
這些短期調整對比中期調整並不起眼,可是也能有5%至10%。接下來我們用總統選舉週期來分析,這個週期讓筆者在去年大膽買入了美股。而該週期正在提示未來有調整的可能。
出現調整不用特別擔心,根據Stock Trader’s Almanac的統計,自1896至今的128年歷史中,只有六年在總統選舉年出現了下跌超過5%。統計1833年至今,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平均回報為6%,雖然不及2023年的10.4%,依然是表現第二好的年份。總括而言,港股筆者會利用第一季度留意機會長期倉位建倉(自2020年空倉至今);美股則同樣等待短期調整買入。今年對於股票市場,依然是較為期待看好的!
免責聲明: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本評論並非及不應被視為邀約、招攬、邀請、建議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投資決策之依據,亦不應被詮釋為專業意見。閱覽本文件的人士或在作出任何投資決策前,應完全了解其風險以及有關法律、賦稅及會計觀點及所帶來的後果,並根據個人的情況決定投資是否切合個人的財政狀況及投資目標,以及能否承受有關風險,必要時應尋求適當的專業意見。本人或其有聯繫者並未持有本評論所評論的上市法團的任何財務權益。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