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通脹緩和 Cathie Wood反駁「通脹論」:3大原因推動Tesla再升 跑贏傳統車企九條街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unsplash
美國最新通脹數據顯示,通脹有可能經已見頂。雖然上月整體通脹率按年來說,仍處於約13年高位,但整體和核心通脹的按月升幅均放緩。
美國7月消費物價指數按月升0.5%,升幅小過6月的0.9%,符合市場預期;按年則升5.4%,與6月時升幅一樣,為2008年8月以來最大升幅,升幅大過市場預期的5.3%。
暫時通脹 滯漲也不會出現
與聯儲局一樣,Cathie Wood一直深信,通脹屬暫時性。她指出,每當通脹數據強勁,市場都瀰漫著憂慮,因而拋售增長股。
較早前,她曾稱,經濟學家擔心通脹走向失控,是無可非議的,畢竟自2008年以來,聯儲局已習慣用「撒錢」方式應對各類經濟危機;但只要美元還是世界貨幣,通脹就只是暫時的問題。
Cathie Wood在評論大市的影片中強調,不相信實際增長(real growth)對通脹不利,「事實上,實際增長是非常好的(事),在生產力方面可見一斑」。
她解釋,生產力增長(productivity growth)可促使企業加人工,而不會出現由成本推動的通脹及通脹螺旋(inflationary spiral),即物價和工資上升相輔相成而導致物價持續上漲。
Cathie Wood以1970年代的通脹加以解釋,指當時未有經歷生產力增長,出現了停滯性通脹(stagflation,即滯脹)。
經濟學家普遍認為,造成滯漲有兩個主因。
其一,經濟產能被負面的供應震盪而減少,如70年代爆發的石油危機,造成石油價格上漲,生產成本上升及利潤減少,導致物品價格上升及經濟放緩。
其二,是不當的經濟政策,例如中央銀行容許貨幣供應過度增長、政府過度監管在物品市場和勞動力市場。這正正就是Cathie Wood提到,為何1970年代的生產力未有增長的原因。
目前,雖然新冠肺炎肆虐,但人民仍能照常工作,她續稱:
「感謝創新科技,數碼世界加速了轉變,讓我們現在看見了生產力增長。」
談到價值股與增長股分化的走勢,Cathie Wood如此說:
「實際增長導致真正的通脹,因我們交不出任何生產力,但事實並非如此。」
她重申,科技發展創造了更多的生產力,而在這個情況下,美國10年期國債債息料持續處於低水平。10年期債息在3月底於1.75厘見頂後,回落至大概1.2厘的水平,甚至低見1.12厘。
Cathie Wood相信,愈來愈多人開始明白,實際增長(尤其是由科技推動的)不一定造成通脹,意味債息不會因而上升。
她在7月底的時提到,通縮才是市場面對的最大風險,料未來幾年美國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Nominal GDP,包括通脹率在內)增長將低得驚人;同時,10年期債息將維持在3厘以下,推動美國科技股繼續上揚。
通縮既是風險也是機遇
儘管有不少報道將Cathie Wood這番話視為警告,因通縮或滯脹一向被視為比通脹更嚴重的情況,但她強調,由科技發展推動的通縮是「好的通縮」(good deflation),有三個原因。
(1)技術日新月異 助降成本
「科技創新可促進生產成本下降,以電動車為例,加上政府補貼,成本可降至20,000美元,標價料為25,000萬美元(19,400港元);就算沒有補貼,成本也會持續下降。」她道出。
例如,Tesla於中國多次減價,Model 3 SR+減至1.5萬元人民幣,經政府補貼後,價格只需23,590元人民幣(28,300港元)。
在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月前公布了2.3萬億美元的「一攬子計劃」,包括1,740億美元的電動汽車扶持計劃。
Cathie Wood相信,美國電動車製造商在未來幾年,不再需要政府補貼,也能將成本降低至20,000美元,「這樣的話,會迎電動車增長大爆發(electric vehicle boom)」。
(2)供應鏈低價賣積壓庫存
她預計,在破壞性創新科技(Disruptive innovation)漸成熟,就算傳統車企也加入研發電動車,但都無法追上先驅Tesla的速度,繼而積壓了不少庫存(包括電動車及相關部件),最終只可以低價賣出。
她指出,Tesla與傳統車企的差距在於使用的電池,前者使用圓柱型電池(cylindrical battery),較為高效能,而後者採用的是「方形」電池(prismatic battery)。
(3)週期性通縮
最終,Cathie Wood認為,不僅單一行業股受破壞性創新科技「打擊」,其供應鏈企業也會受影響,情況甚或更差,「為了回購股票滿足短炒的股東,有不少企業已『槓桿化』(leveraged up)」。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