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狂印錢蒸發港人身家!施永青建議以黃金、物業保本:而家係輸少當贏,不以增長為目標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新傳媒資料室
美國在新冠疫情登陸美國之始便祭出無限量化寬鬆政策(QE),眼見股市從低位反彈在高位徘徊,美國聯邦儲備局於上週一(15日)再擴大刺激措施,除了購買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外,將在二級市場購買等值約7,500億美元企業債券,以支援企業信貸。同時啟動大眾商業貸款計劃(Main Street Lending Program,MSLP),貸款規模高達6,000億美元。
「直升機派錢」在現階段令投資者風險胃納增大,後面隨之而來的就是資產價格上升、購買力下降的後遺症。
施永青表示,早前觀察到並提出香港樓市的價值消散、價格上升。他解釋,物業使用的效益,產生的價值比以前少,但以貨幣作表達的交易價格就上升,股價、樓價上升亦是這個原因,但樓價上升不等於價值比以前高。
「好多人話香港樓市、股市無受到政治因素太大影響,最主要是因為錢印多了,錢印多了所有資產都分多份,每一份資產分到的錢多了,價格便會上升。」
美國量寬是以鄰為壑
普通人注定資產會被蒸發,手上的錢愈來愈買不到東西,所作的投資失敗居多,因為美國「搏命印錢」。 美國國內的生產不足,卻印大量美元來購買環球的資產財富,
「所以大部分人都要唔見咁啲,如果不是大部分人唔見咁啲,美國怎會多了這麼多錢 。」
他指出,中國13億人口經過40年改革開放才儲到30,000億美元外匯儲備,但聯儲局的量寬則是一下子以萬億美元計,這批資金出來就可以買到大量資產。 施永青補充,一般市民無論有否買資產買股票,又或是持有現金,在量寬帶來的通脹下將無一倖免。
要避免資產被蒸發,施永青就推介購買實物資產,例如黃金及地產物業等,「但普通散戶即使持有這些資產,大戶都會想盡辦法震你出來,嚇一嚇你,投資者一驚又將資產變回現金;之後發覺持有現金會一直貶值,又買回資產,一來一回買到的資產只會愈來愈少。」
他解釋,用以購買資產的貨幣增長速度比資產增長得快是沒有道理,這會導致資產的價格與價值失衡。
施永青形容美國現時的手段是以鄰為壑,即是將鄰國當作溝坑,把本國的洪水排泄到別國,把困難或災禍推給別人,以量寬解決自己的問題,同時將新問題推給其他擁有美元資產的國家或個人。
「一般投資者沒辦法去『𡁻人』,又沒有辦法阻止美國印錢『𡁻你』,唯一結果就是硬食『畀人𡁻』。」
投資心頭高反輸更多
要找方法不被大市拋離,一般投資者可以參考施永青的「施房倉」資產分配,現時的比例是25%物業、25%股票、25%債券、25%貴金屬;比一向40%物業、30%股票、20%債券、10%貴金屬分配減少了股票及物業的佔比,增加債券及黃金的佔比。
債券上他以公司債為主;再加上機管局,港鐵公司(00066)等半政府機構的債券,雖然政府機構的債券收益不高,但就相對上穩定。
「點解啲人會輸錢?就是因為在這個環境下仍追求高增長,但現時購買力消失是預料中事,訂一個很高的目標反而會害死自己,很多人炒股票,預期一年能有10%的回報,這樣大想頭便會輸。」
他表示一般投資者目前應有「輸少當贏」的心態,不以增長為目標,改以保本為目標,「目標減低了就自然更容易達到」。 而當目標降低,每年只做幾次大投資決定,出錯的機會反而變少。
「如果你已經技不如人,又要做day trade(即日炒賣)咪會輸多啲。」
分散資產為上策
他奉勸一般散戶如果想「畀人𡁻少啲」,便應該盡量分散資產,以不變應萬變。
一般香港中產的資產以自住物業為主,這批人比較幸運可以享受資產升值;但如果主要身家集中在股票上就相對上危險,「試問有幾多人可以在股票上賺到錢?」
他建議普通投資者可以買實物黃金,因為黃金所犧牲的是利息,但聯儲局早前已表示未來三年都不會加息,維持零利率,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接近零,自然值得追捧。
延伸閱讀:
專訪施永青|無《國安法》美國都會對付香港 若排斥內地須另謀出路:不情願仍需靠大陸,除非你唔撈
憂慮國安法影響一國兩制 安倍晉三:日本願意接收香港金融業及其他領域人才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