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整固形態 對投資者重要性︳聶sir專欄
對於「反轉形態」和「整固形態」,不少投資者偏向重視前者,理由顯而易見,視為買賣訊號出現,行動的時機將至。
但當「整固形態」出現,預示股指或個股未有方向,需要「等待」行動時機到來,而「等待」的日子多寡,則無從掌握,容易令人感到忐忑。
「行動」予有清楚方向之感,因為有事可做,覺得比較實在;但當「等待」的時間長,愈容易使人迷失,忘卻了到底當初在等甚麼,因而形成「重反轉」、「輕整固」的心態愈來愈普遍。
低價跳空案例一覽無遺
為引起讀者對「整固形態」的關注,掌握這些形態出現的參考價值,所以筆者用上更多的筆墨,希望能仔細描述此系列每一種形態的用途,以及出現後對投資者的重要性。
因此,筆者會刻意將形態屬類,例如說明是整固後傾向利好或利淡後市形態,又會分享每種形態最少由多少枝陰陽燭組成,讓讀者在「等待」行動時機出現的時長有所預算。
正如上回的「低價跳空」,前文指出包含不少於三枝短身陰陽燭,繼而出現「下跌裂口」,緊接較常見是長陰燭。如是大家的預算是「低價跳空」最快會透過四枝陰陽燭便完成,即最快的行動時間是四日之後,投資者的方向感會提升。
不妨留意吉利汽車(00175)案例,從2022年8月4日高見18.74元,至8月23日收報16.16元,不足三週累跌近14%。繼而從8月24日至9月2日,歷時八個交易日見股價橫行。
期內收市位介乎15.14至16.44元,差距約為7.91%;即或以期內低位15.06元及高位16.68元比較,差距僅增至9.71%,仍是少於一成確認當時股價的確在橫行。
表面看來早前累跌近14%,與上述橫行波幅9.71%差距不大;但重點是股價下行接近三週後見橫行,15元的支持位令期內形成「肩帶」,初步乎合「低價跳空」構成條件。
又於下個交易日(2022年9月5日)吉利股價開報14.92元,形成「下跌裂口」,並且此乃全日高位,證明「低價跳空」形態已完成,意味著股價將會延續早前跌勢,已持貨投資者應把握當時的離場時機。
倘若輕視此形態的出現而沒有離場,直至10月28日收報8.42元,較9月5日收報14.08元,不足兩個月累跌逾四成,遠超橫行前跌幅近14%,再次引證整固形態出現對投資者的重要性。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