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網巨頭 deepseek國產科技

新興科技企業崛起 首代科網巨頭尋新藍海|封面故事

投資

廣告

近年來,中國首代科技網絡巨頭,如騰訊、阿里、百度、京東集團(09618),在市場中的領導地位似乎有所減弱。與此同時,前文提到的新興科技企業如金山雲、小米、商湯科技等迅速崛起,成為市場焦點。本文將深入探討這一現象的原因。

過去20年,中國科技產業的發展軌跡可謂跌宕起伏。首代科網巨頭如騰訊、阿里、百度、京東,曾憑藉消費互聯網的紅利迅速崛起,成為全球資本市場的焦點。然而,隨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監管環境趨嚴,以及技術創新週期轉向「硬科技」領域,這些企業的增長神話正逐漸褪色。

與此同時,以金山雲、小米、商湯、中芯國際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公司,因深耕雲計算、人工智能、半導體等戰略性產業,開始在資本市場嶄露頭角。中央大力推動科技自主創新,特別是在半導體和人工智能領域。查看過去一年股價表現,首代科網巨頭的股價升幅最多,也只是京東所錄得的約73%(見圖表五)。相比起上文提到的新一代科技公司,大多都有幾倍的增長,差距顯而易見。

擴展空間有限

首代科網企業的核心業務,如電子商務和社交媒體,已達到市場飽和狀態。以京東為例,其在一線和二線城市的市場滲透率已經很高,進一步擴展空間有限;同時,百度在搜索引擎領域的市場分額也面臨來自新興平台的挑戰。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加之中美貿易摩擦,對這些企業的國際業務造成了不確定性。

例如,阿里的跨境電商業務受到關稅政策的影響,增長趨緩。此外,全球供應鏈的中斷也對京東的物流業務產生了影響。新興平台如抖音和快手的迅速崛起,分流了大量用戶和廣告收入。這些平台以創新的內容形式和精準的算法推薦,吸引了年輕一代的注意力,對騰訊和百度等傳統互聯網巨頭構成了挑戰。

過去幾年,中央對科技行業的監管力度大幅加強,特別是在反壟斷和數據安全領域。例如,阿里因涉嫌壟斷行為被罰款182億元人民幣;騰訊的遊戲業務也受到嚴格限制,監管政策直接限制了這些企業的業務擴展。

仍具投資價值

中國首代科網股雖然增長放緩,但依然具備重要的投資價值。

首代科網巨頭通過多年的發展積累了雄厚的技術基礎。例如,騰訊的微信和QQ構建了全方位的社交生態系統,幾乎覆蓋了中國所有網民。同時,阿里的電子商務生態系統,不僅包含淘寶和天貓,還延伸至菜鳥物流和支付寶,形成了強大的閉環模式。

首代科網巨頭積極尋求業務多元化。例如,百度在AI和自動駕駛領域的投入顯著增長;愛奇藝也成功實現盈利;阿里則將重心轉向海外市場和雲端服務,進一步拓展增長空間。百度作為中國最大的搜索引擎,正在通過投資生成式人工智能、雲端運算和自動駕駛來實現業務轉型。

百度第二季度,智慧雲端業務表現亮眼,錄得營收51億元人民幣,年增14%,值得注意的是當期AI營收佔比提升至9%,高於上季的6.9%。根據IDC最新報告,百度智能雲在2023年中國大模型平台市佔率位居第一位,達19.9%。

估值偏低具吸引力

相較於國際同行,中國首代科網巨頭的估值顯得偏低。例如,騰訊和阿里的市盈率僅為20倍,顯示其具備一定的投資吸引力。這些企業的穩定盈利能力和強大的現金流,為投資者提供了長期回報的保障。隨著中央逐步放寬對平台經濟的監管,首代科網巨頭正迎來政策環境的改善。

例如,遊戲版號的重新發放和電商領域的政策放鬆,為騰訊和阿里帶來了增長契機。中資科技股還有一個風險就是面對國際打壓及制裁,近日DeepSeek抬頭,已有部份國家基於國家安全為由,擬禁用DeepSeek,成為中資科技發展一大障礙。

科網巨頭 deepseek國產科技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美國對中國科技企業的打壓事件簿

(一) 華為:全球封鎖  

背景: 2019年,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禁止美國公司向華為出口芯片及技術。

影響: 華為的智能手機業務和5G設備全球部署受到嚴重影響,國際市場份額急劇下降。為應對挑戰,華為逐步轉向新能源汽車和智能家居等領域。

(二)  TikTok風波  

背景: 美國以數據安全為由,去年4月24日簽署一項國會通過的「不賣就禁」法案,要求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在2025年1月19日前將TikTok出售給非中國企業;否則,這款應用程式將在美國被禁用。

後續: 禁令雖然按原計劃實施,但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簽署行政命令,給予TikTok「不賣就禁」的禁令75天寬限期,為美國公司收購TikTok的潛在談判提供緩衝的時間。

(三) 半導體出口管制升級

背景: 2024年12月2日,美國商務部(BIS)發布新的出口管制規定,進一步限制中國在人工智能和先進半導體領域的發展。措施: 將逾140家公司列入「實體清單」,其中大多數是半導體設備公司和軟體公司、擴大對24種半導體製造設備和三種用於開發或生產半導體的軟體工具的管制、對高頻寬記憶體(HBM)實施新的管制。

影響: 旨在限制中國自主生產先進技術的能力,延緩中國開發人工智能的能力,並削弱中國本地化先進半導體生態系統。 中國在7nm及以下技術開發上進一步受阻,但也加速了內地替代技術的研發。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圖片來源:騰訊官網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