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工「移民潮」 利好Bitcoin! 專家:3個理由中國愈打比特幣愈勁

礦工「移民潮」利好Bitcoin! 專家:3個理由中國愈打壓比特幣愈勁

投資

廣告

中國最近宣布加大力度限制加密貨幣的開採,比特幣價格應聲下跌每單位30,000美元以下。短期的暴跌導致市場對加密貨幣的恐懼和懷疑漸增。不過,Blockchain.com 聯合創始人兼 CEO 彼得史密斯(Peter Smith)則唱反調表示,中國加強監管反而長遠對加密貨幣受益,中國的打擊反成就北歐挖礦趨勢?

撰文:經一編輯部| 圖片:Unsplash

9成礦工外流海外

2013年,中國推出第一部管制加密貨幣的法規,當時政府承認比特幣是「虛擬財產」,但一律禁止將其作為交易媒介。直至2017年,中國央行宣布將首次代幣發行(ICO)定為非法行為,導致比特幣價值再一次短暫暴跌。

2021年,中國政府對於虛幣的限制密集出台、並且年復一年地重申,而中國多個省份的「採礦禁令」消息是近期最新的擔憂。中國政府在一個月內以禁令讓新疆、雲南、內蒙古、青海、四川等「礦場」相繼關停、自查自糾等,大批礦工外流海外。

作為全球最大的虛幣「礦場」,近65%的加密貨幣礦業來自中國。據估計,目前禁令讓中國 90% 的採礦能力被關閉、被削減。

礦工「移民潮」 利好Bitcoin! 專家:3個理由中國愈打比特幣愈勁
(圖片來源:unsplash)

不過,許多專家對中國監管仍持樂觀態度,以下是比特幣長期仍能健康發展的3個原因:

1.比特幣還未被中國完全禁止

目前,中國公民並未被迫向國家上繳資產。「比特幣」、「禁令」仍能在中國被廣泛使用,而且持有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仍未被完全禁止。

理論上,中國央行主要關注加密貨幣日益普及的原因,是它直接挑戰國家的經濟和金融穩定。中國會希望通過加強對投機性加密交易和採礦的執法,來減少市場劇烈波動帶來的影響。

然而,目前政府的做法絕非新鮮事,對相關金融機構的打擊在很大程度上,是對2013年和 2017年法規的重申,卻沒有採取更激進的立場。

2017年,虛幣 ICO 熱潮期間實施交易禁令,但加密貨幣交易仍在繼續,許多投資者只是轉向香港或日本的外匯交易,持有相關資產也是合法的。

2.挖礦業務將更加「去中心化」

據估計,礦工現時被迫遷移到其他國家,將令礦業在全國重新分配。

短期而言,中國礦工的外流無可避免,甚至會短暫擾亂市場。但長遠而言,因為礦業不再集中於一個國家,會比較不容易受其法規影響。

中國的挖礦禁令可追溯到 2018年5月,傳言當時鄰國伊朗由於挖礦導致全國電力短缺,伊朗隨即宣布臨時挖礦禁令,這消息亦令全球4.5%礦業市場轉移至其他地區。

3.加密礦業將以更環保方式進行

預計中國的相關禁令將令一部分中國礦工搬遷到美國,外流實際上可能為減少比特幣的碳足跡邁出積極一步。

中國礦工的下一個「聚腳點」可能會是德克薩斯州。因為該州受益於世上最低的能源價格、不斷增長的可再生能源份額,以及管制較寬鬆的電網政策。而且,更重要的是,德州州長Greg Abbot是其中一位最支持加密貨幣的政治家。

相比亞太地區的礦工,北美礦工使用的能源範圍更廣,往往較少依賴煤炭等化石燃料。據報,當地的燃煤使用率為28%,而亞太礦工的使用率則為65%,因為他們的業務很有可能會連接到共享電網,能源使用也更多樣化。

就監管程度而言,北美的市場更「自由」,除了有更多的激勵措施向礦工提供可再生能源,對能源的過度使用亦受到公眾的監督,將增加「礦業更環保」的信心。

本年5月,電動車公司特斯拉的創辦人馬斯克宣布,特斯拉將不再接受比特幣作為支付方式,直到礦業的清潔能源使用率達到50%。

接下來的6月,馬斯克與MicroStrategy首席執行官Michael Saylor,一起領導北美比特幣挖礦委員會,致力提高比特幣挖礦透明度、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以提升比特幣的環境形象。

再者,美國現任總統拜登,在其 2022 年的財政預算中,增加了幾項新的加密貨幣政策要求,表明該國正朝著「加密貨幣可能受到嚴格監管,但並未完全禁止的未來邁進。」

礦工「移民潮」 利好Bitcoin! 專家:3個理由中國愈打比特幣愈勁
(圖片來源:unsplash)

專家繼續看好加密貨幣

史密斯認為,中國的打壓反而對特幣生態系統是個好消息,他指出人們將看到「世界各地採礦業務的多元化」。

史密斯預測,接下來的4年內,礦業公司將開始披露能源來源,而且大多數情況下,比特幣礦場將在能源成本非常低的地方供電。

同時,史密斯認為,像是BlackRocks、Blackstones等基金或金融機構,都不會因為環保問題拋售加密貨幣資產。

延伸閱讀:維他奶股價跌15% 微博致歉未阻內地抵制 超市、網購平台紛紛下架

延伸閱讀:滴滴遭質疑打包數據給美國 網信辦要求下架 當局另外審查3個網上平台 全部已於美國上市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