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危機上演最後一章
碧桂園今年股價的暴跌,開始於8月5日。當時內地網傳佛山市已派一位副市長入駐碧桂園總部,工作組開始清算資產,楊國強、楊惠妍父女已被邊控(即禁止出境),令投資者恐慌性拋售。其後,碧桂園通過內媒澄清並無其事,在上週五(10月13日)更在微信公眾號發布楊國強視察工地照片,示意其人身仍然自由,但投資者未能釋慮,碧桂園股價一直向下,今年內已累跌72%。
筆者通過百度衛星地圖發現,碧桂園公眾號提及楊國強所視察的「廣東順德北滘南平路以西地塊」工地,其實只是在碧桂園總部旁邊,楊國強現時是否真享有人身自由,仍然撲朔迷離。
經營特點是三高
碧桂園和恒大的相似點如此之多,令不少市場人士相信,它步其後塵只是時間問題。這兩家經營特點都是「三高」,即高週轉、高槓桿、高負債;主要業務模式,亦都是在二、三線城市郊區營造超大型樓盤。甚至兩家公司都一樣被大白象項目所拖累:恒大總投資額達1,600億元人民幣的海南島海花島項目,因違反環保條例遭部分拆除;而碧桂園總投資額達1,000億美元的馬來西亞森林城市項目,因入住率低成為鬼城。
今年8月,碧桂園未能支付兩筆美元債的票息,正式公開宣告違約,其後又宣布今年上半年虧損高達453億元人民幣。在今年7月,楊惠妍又突然將持有的20%碧桂園服務(06098)股權捐贈給香港慈善基金,市值65億元,被指可能涉及境外資產轉移。作為曾與恒大集團比肩的房企巨頭,碧桂園現在只差崩潰的最後一步。
值得關注的是,在今年8月,曾在國務院研究中心任職的前恒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在網上發公開信,呼籲「幫幫碧桂園」。
他認為,這不僅是幫這些民營房企最後的堡壘,不僅是因為大而不能倒,而是守住金融風險底線、守住民生底線的需要。有內地市場人士分析指,碧桂園的樓盤都是在二、三線城市社區的超大型樓盤,仿若一個小型城市。如果其一旦倒閉,地方政府財力有限,無法接盤,所以是真正的「大而不能倒」。
另外,碧桂園沒有類似恒大財富這類近乎詐騙的操作,不涉及刑事罪行,所以中央不會輕易放棄。不過,即使當局不會採取如對付許家印和恒大集團般的激烈手段,碧桂園的前景還是不容樂觀。公司在上週二(10日)公布,今年1月至9月,銷售金額約1,549.8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43.9%,較2021年同比下降65.4%。其中,2023年9月單月銷售金額約61.7億元人民幣,連續第六個月環比下降,同比下降80.7%。收入下跌趨勢愈來愈大,如何「救將」是頭痛問題。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