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止蝕

投資

廣告

止蝕是投資基本中的基本,是成功投資者的必要元素,但現實的情況卻是,10個投資者中有9個仍未能做到,這亦解釋到為何散戶在股市中輸多贏少,往往更是贏粒糖輸間廠。

有不同的止蝕方法

坊間普遍所教的止蝕,只單純以價格為中心作出發點,例如買入價是10元,「專家」會建議你當股價跌了10%,到9元時執行止蝕,以減少損失,將風險限制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這種止蝕方法並非以原因、理由等因素而啟動,只單純以買入價比較去執行,好處是將個人的因素減低,如同程式般去執行,對不少散戶來說,這的確是可取的方法,不過我自己卻不會採用。

我自己不用這方法的原因,是因為單純憑下跌某百份比而止蝕,其實是自相矛盾的做法。當我們想買入某東西,當然希望越平越好,所以當價格越平,理應有更大的買入理由。

例如我準備以10元買入股票A,我想買的原因當然是因為股栗A好,若股價跌到9元,即是更加便宜,我作出的買賣方向應是買入,甚至買入更多,方向上而非沽出。

但奇怪的是,因為我之前買入了,所以到更平的時候我的投資方向要因為我的持貨而完全改變(即是更吸引的價格,卻做出相反的決定)。

即是若我之前無貨,9元值得買入,但因我之前有貨,9元變成了沽出。這就是坊間止蝕方法矛盾的地方,投資方向因持貨而完全相反,投資方向(即買或賣),應該是取決於預期上升或預期下跌,或是現時是平過合理值或貴過合理值,而不應被我持貨的因素而左右投資大方向。

雖然我自己不用這種止蝕方法,這方法對於完全不作止蝕、或初學者來說,是無方法中的方法。那我們應怎樣作出止蝕行為呢,而我們甚麼時候才啟動止蝕呢?

買入的理由

首先,買股票不是賭博,每一次投資都要有充份的理由支持,例如我買入那股是因為A、B、C、D、E這5個主要理由,經小心分析後,我推斷這股能升1倍,又或我評估到這股的合理值於20元,而現價只是10元,所以現價吸引,可作出買入這動作。當價跌價9元時,若A、B、C、D、E的因素仍在,我就無必要在更便宜的時候作相反的投資方向,即止蝕的理由並不存在。

只有當A、B、C、D、E的因素已不仍在,或其中的已改變到與原先不同,即是這股已變質,這就是止蝕的觸發點。當初買入的理由已不存在,就成為了沽出的理由。

這是一個很合邏輯的情況,當我們因為某理由買入那股,而那理由已不存在或與原先我們認為的已不同,沽出是很合理的行為。這時,無論股價是否低於買入價,都不要留戀,立刻沽出清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