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夢很易,發達很難」觀念不正確 要有錢先要學識發夢|潘家榮
話說在假期期間,看到《經濟一週》的Facebook專頁如常貼一些成功人士的金句,當中一篇吸引了筆者的眼球,亦非常認同當中所說,認為成功就是要這樣。
那句說話就是來自恒基創辦人李兆基博士的,他說:「想發達很容易,只要每天由起床一刻開始,腦裏不停想著怎樣可以發達,怎樣可以發達,你早晚一定可以發達。」
或許一些網民沒有深思它背後的意義是甚麼,只憑字面解釋,認為「四叔」只是叫讀者發白日夢;所以帖文登出後引來不少網民的取笑,紛紛諷刺「可能最後痴線的機會大」、「發夢就可以,發達較難」等。
其實投資者不妨看一看,全世界最有錢的富豪,有哪一個不曾發過夢?有哪一個不是發夢自己可以改變世界,而是很「現實」地認為自己不要追夢?
世界不斷進步,全因有一班人仍然肯發夢,所以發夢本身並不是問題;太過「現實」,覺得這樣又做不到,那樣又做不到的,只會讓自己停留在「舒適圈」。
那當然,純粹發夢是不夠,還是要貫徹地去做。「四叔」的那句說話,其實在說究竟有多大決心要發達,不是純粹人家問時,才口講說自己要發達,而是「每天由起床一刻起」,無時無刻都在想;而且不只是想要發達,而是要不停想著「怎樣」可以發達,當中包含了尋找方法。
不只是講發達,試想想如果投資者有足夠的決心要成功,無論遇上甚麼問題,其實皆可以找方法去解決。如果這個方法失敗了,便再找另一個方法,直到達成目標為止,那麼最終一定會成功。
不過,很多人就是因為只是口講,而從來沒有行動,又或者中途便已經放棄,結果就沒有達到的目標。
想盡方法達成目標
怎樣才算成功?人人皆可以有不同定義,不一定是要賺多少錢,亦可以是照顧好自己的家庭、考取甚麼學位等。如果一個媽媽好有湊好她的子女,她的子女一定會被照顧得很好。關鍵就是有多大決心,無時無刻亦想盡方法去達成目標。
說到尾,無論做人、做事甚至投資,一個人有沒有條件成功,取決於他的心態。心態決定命運,對事物的想法不同,就會做出不同的決定,自然會有不同的結果。
如果想得到不同的結果,並不是不斷做重複的東西,而期望結果會有所不同;而是先從心態和思維模式著手。
最快捷的方法,就是在想成功的範疇,找出一些已經成功的人,作為模仿對象。
當做一個決定時,嘗試以此人的思維去想問題,例如想做好投資,當有疑難的時候,試想想,如果自己是那些全世界最成功的投資專家,會怎樣解決相同的問題;而不是用平時其他散戶用的思維去看事物,那麼投資手法自然會不同,結果亦會開始不同。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