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激發養寵物潮 Petco生意愈做愈旺 收入連續九季見增長

疫情激發養寵物潮 Petco生意愈做愈旺 收入連續九季見增長

投資

廣告

網上點餐、家居消費品,以至雲端應用,在「宅經濟」之下需求急增。寵物服務是容易被市場忽視的受惠行業,今年初掛牌的Petco Health and Wellness Company, Inc.(美股代號:WOOF)在行內已經有數十年歷史;即使後疫情時代即將來臨,但隨新領養寵物數目急增,未來對寵物服務需求仍然殷切,有利支持Petco繼續高速成長。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istock

Petco成立於1965年,為美國最具規模的寵物服務及用品零售商之一,服務範疇包括獸醫醫院及診所、動物美容、犬隻訓練、寵物領養及寵物託管等。 現時集團在北美市場經營逾1,500間分店,當中逾100間設有獸醫醫院。

除實體店外,近年積拓展電商市場,以提升網上銷售佔比。最近Petco更夥拍網上點餐及外賣服務供應商DoorDash(美股代號:DASH),合作提供寵物用品即日配送服務。 兩度上市均被私有化 Petco於1994年首次上市,當時分店有逾200間。

2000年被私募股權投資公司TPG及Leonard Green看中,以6億美元代價將其私有化。 2002年,Petco再度上市,分店數目已增加至600間,惟掛牌僅兩年,便再被TPG私有化。

2016年,Petco易主,加拿大退休金計劃投資局(CPP Investments)及私募股權投資公司CVC Capital Partners,以約47億美元代價,將其收歸旗下。Petco今年初捲土重來,再次踏步美國資本市場,原本計劃按每股發售價介乎14至17美元發售4,800萬股。

最終,Petco以超出範圍18美元定價,撇除上市開支,籌得淨額約8.16億美元。公司首日掛牌股價大升63.3%,收報29.4美元。 至於上市籌得款項,絕大部分用於改善財務狀況。上市後總債務大幅降低49%,至16.59億美元。淨負債對經調整經營現金溢利比率,由7.4倍降至3.2倍。

另外,集團並剛剛完成再融資安排,令債務限期延至2028年。 Petco於3月中公布上市後首份成績表,截至今年1月底止第四季度淨收入13.37億美元(見圖表一),按年增長16.4%,是連續第九個季度錄得增幅。

疫情激發養寵物潮 Petco生意愈做愈旺 收入連續九季見增長

第四季度新增客戶約100萬戶,帶動同店銷售增長17%,網上銷售更大幅上升逾90%。 期內Petco毛利升14.3%,至5.69億美元;毛利率收窄0.79個百分點,至42.6%。經營溢利6,700萬美元,增長63%。

公司因籌備上市而撇除債務所產生的虧損達1,754萬美元,令第四季度錄得淨虧損615萬美元,相當於每股虧損3美仙。 撇除非經營因素,集團經調整純利大升102.6%,達3,695萬美元,相當於經調整每股盈利17美仙。

第四季經調整經營現金溢利1.48億美元,上升12.6%;經調整經營現金溢利率收窄0.4個百分點,至11.1%。 綜合2020年度,淨收入增10.9%,至49.2億 美元;毛利21.06億美元,上升10.5%;毛利率收窄0.18個百分點,至42.8%。 經營溢利1.94億美元,增長75.7%;期內淨虧損由對上年度9,587萬美元,顯著收窄至2,648萬美元,相當於每股虧損13美仙。

全年度經調整經營現金溢利4.84億美元,上升14%;經調整經營現金溢利率擴闊0.2個百分點,至9.8%。經調整純利5,808萬美元,相當於經調整每股盈利28美仙;對上年度經調整虧損996萬美元。

管理層展望樂觀 大行續看好 展望2021年度,管理層預期淨收入介乎52.5億至53.5億美元,高過市場預期;經調整經營現金溢利介乎5.2億至5.3億美元;經調整每股盈利介乎63至66美仙。 鑒於集團第四季度表現勝預期,券商Robert W. Baird相信Petco本年度同店銷售可維持強勁走勢,維持給予「跑贏大市」評級(見圖表二),目標價30美元。

美銀則指出,領養寵物趨勢持續,有利支持寵物服務需求增長;故看好Petco前景,並上調今明兩年度經營現金溢利預測。 該行將其評級由「中性」上調至「買入」,目標價維持28美元。 美國向來是寵物行業最發達國家之一,有逾六成以上家庭有飼養寵物。

疫情下,封城隔離措施進一步刺激寵物市場需求,不少家庭都增加了「新成員」,據 Petco估算,美國去年新領養寵物數目逾330萬隻。 另外,不少千禧世代為養寵物,更不惜搬離城市住所,向鄉郊地區遷移,有關趨勢預計將支持寵物服務及相關產品需求繼續高速增長,行業前景不言而喻。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