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系又炒私有化 想贏大錢要有呢個準備|吳家順
撰文:吳家順|圖片:中新社圖片、新傳媒資料室
集團2019年上半年新簽建築承建合約20億元,手頭合約總值155億元,未完成合約共78億元。瑞安建業每股賬面資產淨值約7.5元,近來股價連環上升,執筆時為2.45元,較資產淨值折讓67.3%;最近在中期業績後,集團亦不斷回購,可以說是因為回購掃起股價。
瑞房較賬面值折讓近七成
瑞安房地產(00272)主要業務是發展內地地產項目,例如上海外灘地標之一的上海新天地。集團超過一半的商業資產位於上海,除上海新天地外,還有虹橋天地、瑞虹天地、創智天地、INNO創智、上海太平橋、上海瑞虹新城等,都是集中在商業零售,亦有住宅。瑞房每股賬面資產淨值約5元,以股價1.55元計,較資產淨值折讓69%。
投資者或者不知,香港的地產股絶大多數股價都是較資產有一定的折讓,就例如新鴻基地產(00016),每股資產淨值195元,股價118元,較淨值折讓39%。這種折讓情況比比皆是,原因之一,是控股結構、家族關係、間接持有等,相比較下風險系數提高,變相令到估值相應下降去平均風險等。
內房股的情況則比較兩極,例如越秀地產(00123)股價也較資產淨值折讓約40%,即是市賬率0.6倍;相反中國奧園(03883)股價就較其資產淨值高一倍,即市賬率2倍。
出現這樣分別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內房股的土地儲備一般較多,甚至其地產項目不少都已完成銷售,等待項目完成入賬便可,到時公司的資產負債表自然提升。除了是個別企業的原因,在某些股市的環境及經濟周期下,特別容易孕育私有化的條件。
試想像一下,在股價紛紛飛天的「大時代」,私有化的成本很高,股民亦不容易接受,因為等待股價繼續創新高。相反,當股災遍地屍骸之時,對大股東來說,理論上是最好私有化的時刻,因為成本最低;但小股東們同樣知道這個情況,所以一般也不容易接受私有化的條件。
要有長時間等待準備
那麼,在股價處於中間範圍,同時社會對未來經濟前景看淡之時,就是客觀條件都配合到的環境,即是現在。瑞安系一向予市場的印象,是就營運效益一般,因此其股價較資產淨值折讓的幅度也較其他房地產股為大。
就在2018年初,市場熱傳指瑞安已經尋求銀行的30億元融資,準備將瑞安房地產私有化,但據報道指當時因為消息外泄,計劃被迫終止。如今年半時間過去,可能又是投機者炒私有化蠢蠢欲動之時。但必須一提的是,炒私有化如果真的等到成事當然開心;但隨時也可以等一兩年也仍未等到,這點必須注意。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