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不再為王
國際象棋是一種獨特的遊戲,幾乎完全依賴技巧和策略來獲勝。 沒有骰子、洗牌或隨機數字,亦沒有偶然性或運氣。
對於世界上最優秀的國際象棋選手而言,關鍵戰略優勢在於他們能夠在不同棋局走向中,提前思考多達15至20步。
他們的最終目標是將軍 –– 贏得比賽。
正如下棋一樣,制定策略對於投資成功至關重要。儘管金融市場存在未知風險,我們仍然認為制定策略是投資的關鍵因素。
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僅在美國,目前有超過6.3萬億美元的閒置資金(或貨幣市場基金),較歷史上任何時期都要多,幾乎是五年前的兩倍。這趨勢的主要成因是應對新冠疫情時造成的金融體系流動性過剩,以及因聯儲局累積加息525個基點而提供的較高收益率。
我們理解現金的吸引力。在零利率維持十多年之後,儲蓄戶口、貨幣市場和定期存款均提供相對可觀的收益率,並且幾乎毫無風險。此外,一些投資者可能擔心經濟衰退來臨,選擇手持現金並採取觀望策略。由於現在現金能夠提供回報,因此部份投資者或認為並未為避險而付出太多代價。
現金為王或成致命陷阱
雖然美國貨幣市場基金4-5%的收益率很吸引,但我們認為投資者需要具備前瞻性思考。否則,在我們看來,他們的投資策略可能會面臨幾個戰略陷阱。
首先,現金收益率不具備防禦性。聯儲局已經表明減息意圖,如果今年開始減息,現金收益率將會同步下降。雖然我們不認為聯儲局會將利率降至零,但持有現金的投資者並未在任何有意義的時期內鎖定當前較高的收益率。
其次,與其他風險資產不同,現金利率無法受惠於收益率下降。例如,在收益率下降時,固定利率債券的價格隨之上升;而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隨著利率下降,公司未來收益的現值亦會增加,從而提高其股票的價值。
現金為王能維持多久?
那些手持現金並等待經濟走勢明朗化的投資者可能會發現,這種做法存在隱藏風險 –– 他們不自覺地只押注單一策略:如果他們預期的情景未能實現或未能看到預期市場跡象再現,便可能無法採取進一步行動。
正如圖表1所示,在聯儲局最後一次加息後的12個月期間,風險資產(股票、債券和均衡組合)的表現大幅跑贏現金。關鍵是甚麼呢?我們認為投資者應該為下一個市場週期做好準備,因為一旦市場開始轉向,速度或超出預期,使投資者無法及時反應。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錯過市場反彈的首個階段可能是導致長期回報不佳的主要原因。
圖表 1:聯儲局最後一次加息後的12個月遠期回報
一旦聯儲局停止加息,現金在過去七個週期中有六個週期落後於風險資產。
來源:彭博、駿利亨德森計算,2024 年3月15日。*2023 年7 月期間顯示了從2023 年7 月31 日到2024 年2 月29 日的7 個月期間的回報。平衡投資組合是 60% 的標準普爾 500 指數和 40% 的彭博美國綜合債券指數的組合,並假設每年進行重新平衡。過去的表現並不能預測未來回報。
究竟如何思考投資策略
象棋大師往往花費大量時間研究殘局,因為有效的策略往往是從最終結果開始設想。成功的投資者可以套用相同的邏輯 –– 目標為本的財富管理策略第一步,正是與財務策劃師一起明確定義財務目標。
一旦確定並具體量化了目標,我們建議投資者採取長期的投資策略。在採用這種方法時,現金應被視為用於滿足短期(不超過12個月)流動性需求的資產。除此之外,如圖表2所示,長期來看,風險資產的表現明顯優於現金。因此,我們認為市場擇時策略存在風險,因為錯過市場的機會成本較高。同樣地,在長期來看,等待重新進入市場亦可能需要付上高昂代價。
圖表 2:平均5 年滾動報酬率(1996 年 – 2023 年)
來源:彭博、駿利亨德森計算,2023 年12月31日。基於曆年回報的5 年滾動年化報酬率的平均值。 60/40 平衡投資組合是 60% 的標準普爾 500 指數和 40% 的彭博美國綜合債券指數的組合,並假設每年進行重新平衡。過去的表現並不能預測未來回報。
下一步是甚麼?
對於一直觀望不動的投資者來說,考慮重新進入風險資產市場可能令人望而卻步。為了減輕擔憂,投資者可以考慮以下幾種方法:
在3到6個月的時間內,將資金逐步定期投入風險資產,而非將所有現金一次性投入市場。
相較純股票組合,投資60/40基金是波動性較低的選擇,尤其是考慮到在利率上升和通脹下降的情況下,股票與債券之間的相關性很可能趨於正常化。
在股票配置中,聚焦一直維持高質量並增長穩健的公司:特別是由數碼創新、人工智能和強大研發驅動的公司,它們有望在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下實現盈利增長。
在固定收益方面,投資者可以探索多元資產基金,這些基金有潛力提供比貨幣市場更高的收益,並在收益率下降時價格可能上升。
尋找現金收益加成選項以獲取額外收益。
我們認為,持有現金的投資者在考慮下一步行動時,應該採取堅實的長期策略。在我們看來,重新將資金配置到風險資產更有利於實現他們的長期財務目標。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