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關稅掀股市波浪 3大原因揭股市展望轉佳 資料圖片

特朗普關稅掀股市波浪 3大原因揭股市展望轉佳︳梁貫洋專欄

投資

廣告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至今,推動了一系列強硬的對等關稅政策。雖然至今市場已逐漸消化上述消息,股債市場亦已反映相應調整,但中美貿易戰再次升溫的憂慮持續籠罩市場,導致至今特別是美股仍未完全修復先前跌幅。然而,筆者認為儘管關稅引發股債市場動盪,實際政策執行層面未必如市場目前所預期般極端。從中國的財政實力、特朗普的政治布局,以及全球資本市場的互賴結構來看,此輪「關稅風波」更像是一場高調的政治宣示,而非實質的戰略轉向。

首先,作為美國施加關稅的首要目標,中國在應對外部經濟壓力方面具備充分條件。截至2025年初,中國外匯儲備仍然穩定見約32,000億美元,為全球最高水平之一。這不僅為人民幣匯率提供支撐,更為潛在的貿易對抗提供堅實的財政緩衝。與此同時,中央在財政與貨幣政策層面仍有充足緩衝空間。
過去幾年,中國透過內需拉動、科技創新及國內產業升級,有效對沖外部環境變化所帶來的風險。在此基礎上,筆者預計於中美關稅戰中,中國不會輕易陷入下風。

政策背後第三任期布局

對於特朗普而言,關稅議題其實也與其政治野心密切相關。過去特朗普於公開場合發表不少出位言論,包括一些干預美聯儲作獨立議息決議的計劃,及強硬對華藍圖,恰好可以喚起部分選民的保護主義情緒,重燃「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美國憲法禁止總統連任超過兩屆,但特朗普似乎並未放棄尋求「第三次執政」的可能。坊間已有不少猜測,認為若他當選後,安排一位政治理念一致的副總統(如J.D. Vance),再藉由其辭職讓位等方式實現「實質回朝」,或許是其盤算之一。
換句話說,當前的關稅言論更像是政治舞台上的工具,用來博取媒體關注與民意支持,最終政策定案是否如此極端,仍有相當程度的變數。
此外,筆者認為特朗普本人對金融市場風險具有高度敏感度。他深知倘若美中關係進一步惡化,甚至導致中國或其他主權國家拋售美債,將對美國金融穩定構成實質威脅。

於筆者眼中,上輪特朗普之所以突然轉向,暫緩關稅90天的原因,很可能是懼怕各地政府抛售美債作對抗。
目前美國國債孳息率已處於高位,進一步的拋售壓力可能推升借貸成本,打擊美國企業投資與房地產市場,進而引發連鎖反應。對一位有意再次「掌舵經濟」的政治人物而言,引爆這樣的危機,無疑是難以承受的代價。
因此,特朗普不可能貿然做出對美國資本市場產生根本性衝擊的決策。
整體而言,面對特朗普對等關稅對股市目前的打擊,筆者整體持偏樂觀的看法。特別是考慮到上文三個核心原因,本輪調整反見低位吸納的機會。論股市的投資策略,如筆者先前提及先揀市後揀企業,才是於宏觀主導的大環境底下,可持續的投資策略。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梁貫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