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退休連50萬積蓄都無!不孝子獨白:得間爛鬼公屋,咁窮學咩人生仔?!
退休無積蓄靠人供養?
有網民日前於Facebook平台「奴工處」發文,指出「有冇人老豆老母到就退休連50萬都無」,引起軒然大波,同時為「養兒防老」之說進行辯護。
樓主表示,自己父母將近退休年齡,奈何兩老「明明出嚟做嘢30幾40年,退休連50萬都無」,坦言對父母儲蓄奇低,原因是玩股票輸多過贏、平時亦無儲蓄習慣,甚至仲欠幾萬元卡數未還。
樓主擔心,父母還有兩年便會退休,除了儲蓄不足,「淨係有間爛鬼公屋」,害怕日後旨意自己供養父母,「有時都唔知佢哋退休係咪依賴哂我養」,反問一句:「窮人生仔為咩呢?」
帖文發內後隨即引起一眾網民熱議,主流意見大概分成兩派,有的認為樓主父母期望「養兒防老」,待年老時有子女幫助照料和負責日常開支;亦有人認為,樓主一家公屋出身,理應容易儲錢,所以儲蓄不足一定是本身理財有問題所致。
網民:好仔不論爺田地
- 「其實樓主為咩生存? 如果窮人唔應該生仔,你出現本身就係錯誤,本身就唔應該。咁你係唔係應該糾正返?」
- 「慘!首先要有我父母連公屋都無….」
- 「供書教學養到你大大份有冇講。出到嚟社會做嘢有能力就照顧番父母,珍惜眼前人!」
- 「咁你係咪無用過佢地一分一毫?」
- 「好仔不論爺田地,好女不問嫁妝衣。」
- 「住公屋又唔儲錢,老咗又可以咬老綜,簡直係人生大贏家。」
- 「為攞綜援作好準備?」
- 「有冇諗過就係成日輸錢先保到間公屋?」
網民:租樓死得仲慘!
- 「有間爛鬼公屋已是人生贏家,若孭住幾百萬住二百呎咪仲慘。」
- 「住公屋,間屋有咩問題,叫房署嚟處理,又不用擔心咩大維修,都不知幾安樂。」
- 「儲蓄唔多,可以攞高額生果金,月月有二三千,兩老夾埋四五千。若無咩敗家仔要倒貼,慳慳地不用愁。」
- 「玩股票真係搞唔掂,佢淨係會睇到贏果陣贏幾多錢 而唔會話你知自己收埋幾多蟹貨。」
- 「如果你唔離家出走,唔好怨!」
- 「有公屋已經好好,租樓你死得仲慘!」
- 「儘管佢哋人生冇咩成就,但係起碼養大咗你!」
香港人「儲蓄安全感」指標調查
較早前,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存保會)連續第五年進行香港人「儲蓄安全感」指標調查,結果反映在疫情持續近三年,加上環球經濟下滑及國際政局不穩的陰影下,香港人更加意識到,透過儲蓄應付不時之需的重要性,儲蓄習慣亦變得更有規律及積極。
今年調查顯示,香港人的儲蓄習慣及能力均較去年回升,其中包括近七成(68%)受訪者表示有儲蓄習慣,較去年上升5個百分點。
在多個因素影響下,包括政府發放消費券、港人減少外遊和外出娛樂消費等,有儲蓄習慣的受訪者每月平均儲蓄金額較去年上升一成七至7,700港元。
此外近六成 (59%) 認為儲蓄的首要目的在於「應付不時之需」,比率較去年大幅上升廿個百分點,為五年調查以來最高,數字反映在疫情持續及經濟前景仍未明朗下,香港人較以往更重視儲蓄,並積極透過儲蓄為未來轉變作好準備。
調查結果重點如下:
儲蓄方式
調查數字顯示,82%受訪者主要透過銀行活期或定期存款進行儲蓄,比率較去年大幅上升10個百分點,透過投資股票、債券及基金 (28%) 及購買儲蓄保險 (21%) 進行儲蓄的受訪者比率則較少,反映香港人在經濟不明朗的環境下傾向選擇更穩健的方法進行儲蓄。
儲蓄原因
- 約六成有儲蓄習慣的受訪者表示儲蓄是為了「應付不時之需」(59%),其次為「準備退休」(24%) 及「照顧家人」 (18%)。
- 18至29歲有儲蓄習慣的受訪者平均認為擁有約36萬港元的儲蓄就能獲得足夠的「安全感」,數字是所有組別中最低。就每月開支分配而言,18至29歲人士最主的三項支出為個人生活必要開支 (84%);消費娛樂、購物、旅行 (71%) 及進修或個人增值開支 (21%)。
- 30至39歲有儲蓄習慣的受訪者比率接近八成,為所有族群中最高的比例,較整體數字多出超過12個百分點。
- 50至59歲有儲蓄習慣的受訪者比率為78%,他們每人每月的平均儲蓄金額為各組別中最高,約11,000港元。同時,他們認為擁有76萬港元的儲蓄才能獲得足夠的「安全感」,數字亦是所有組別之冠。
延伸閱讀:灣仔福臨門被財仔要求交舖冚債|第三代向大劉借錢 劉鑾雄回應竟預言成真
延伸閱讀:任志剛母校小學部校長鼓起勇氣 「告急信」搵舊生籌款!校董會最新聲明
【友和限時優惠】 WD 西數 (WD)My Passport 5TB 外置硬碟 藍色 WDBPKJ0050BBL 香港行貨 低至 HK$899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