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通】從滬港通、深港通歷史 得見跨境理財通有開放市場外的「重要任務」
撰文:經一編輯部| 圖片:新傳媒資料室
回顧滬港通、深港通歷史(見圖表二),可見當時兩者的任務是「開放市場」。
2014年4月10日,時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博鰲論壇上預告,將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金融政策,包括建立上海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進一步促進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和健康發展。
同日中午,中國證監會正式批覆滬港展開股票市場互聯互通機制試點,即「滬港通」,計劃總額度為5,500億元人民幣,參與港股通個人投資者資金賬戶餘額應不低於50萬元人民幣。
市場當時預計,滬港通將於2014年10月開通。
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正式開通,也同步取消香港居民每日只可兌換20,000元人民幣的上限。惟成交首日,恒指不升反跌,收市跌近300點。
當日,香港經由滬股通買賣上海股票的每日額度為170億元人民幣,於下午1時55分全數用盡。
相反,內地經由港股通買賣香港股票的反應冷淡,餘額達87.32億人民幣,僅用了限額的約17%。
滬港通開通不足一年,李克強在2015年1月5日到深圳考察,強調「滬港通後應該有深港通」。
而深港通於一年後的2016年12月5日開通,開通首日深圳共有812隻股票獲香港資金買入,淨買入達到27.11億元人民幣。
開放市場為上
根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2016年8月的聯合公告,開首已經提到「為促進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共同發展」,滬港通、深港通因而誕生。
深港通不再設總額度限制,中港雙方可根據運營情況,調整對投資額度;而滬港通總額度亦隨即取消。
公告又提到,「為進一步豐富交易品種,為境內外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投資便利和機會」,當局同意共同研究合作,推出其他金融產品。
由此可見,官方的口吻一致認定,滬港通、深港通的任務是打通中港的金融市場,讓更多外資能投資內地市場,加大及加快開放內地金融市場。
根據萬得資訊統計,由2015年至今,有超過20,000億港元的南向資金流入香港(見圖表三)。
惟這段期間,恒指僅升了不足7%,反映即使資金踴躍買港股,都未必造就到恒指。
反觀,理財通推出後,官方多次強調,這是大灣區的跨境投資產品。而大灣區正是中港一體化的重要項目,理財通所扮演的角色,亦與以往開放金融市場有所不同。
金融一體化之路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跨境理財通是大灣區金融發展的一項里程碑,是深化並擴大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重要舉措,凸顯香港在「一國兩制」下金融體系的獨特優勢,有助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促進國家金融發展和市場對外開放。
她續稱,跨境理財通是首個專為個人投資者而設的互聯互通機制,有利於促進大灣區居民個人跨境投資便利化,因此也是一個重要的民生項目。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跨境理財通將為大灣區內居民拓寬跨境投資的渠道,增加資產配置的選項,並為金融和相關專業界別開展更廣闊的市場和帶來龐大商機。
兩名香港高官都提到,理財通對大灣區金融發展的重要。
理財通是國務院上週發布「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的項目之一。
市場也偏向認為,中央有意透過加快大灣區金融發展,實現中港金融一體化,而非單單只有開奕市場的目的。
摩根資產管理香港區負責人Elisa Ng相信,理財通是「中國金融市場自由化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將能促進大灣區的資本流動和投資,讓投資者實現多樣化」。
德勤(Deloitte)發表的《新發展格局下的大灣區「十四五」時期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重點》白皮書,當中亦強調中港兩地「合作」
這個政策目標:「隨著愈來愈多國際金融機構落戶大灣區,並於此拓展業務,進一步開放區內聯通、深化內地與港澳金融合作將成為顯著亮點。」
德勤華南地區主管兼合夥人郭炎成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有四個發展方向,各有側重,也有共通之處;而「協同是重中之重」。
他說道:「大灣區的協同發展不只是硬件聯通,更需完善各地不同制度、關稅、法域的軟聯通……都需強調協同的重要性。」
由上而下、官方至市場,都在傳達一個重要訊息:理財通的「任務」不僅是開放金融市場,更重要的是發展大灣區金融市場,加快中港金融一體化。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