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未來一年都無運行 買科技股炒國策及復甦 蔡金強:只有呢兩種組合先有錢賺

投資

廣告

恒生科技指數本週二(6月27日)推出剛好滿一年,但指數不升反跌,為全球主要科指之中,表現最差的。奧陸資本總裁兼投資總監蔡金強形容,香港科指成份股充滿「頹氣」:「要炒科技股並非不行,但只有兩條路可行。」

撰文:經一編輯部| 圖片:AM730

恒生科指於去年7月27日推出,恒指公司去年推該指數前,曾透露指數的目標是做「港版NASDAQ」(港版納指)。惟在過去一年,該指數累跌近9%,美國納指則屢創新高,較一年前累升逾四成。

恒生科指的主要成份股包括騰訊控股(00700)、美團(03690)、阿里巴巴(09988)、中芯國際(00981)、小米集團(01810)。

其中,ATM(即阿里巴巴、騰訊及美團)近日的表現慘不忍睹,受累內地政府頻頻祭出監管措施。熟悉內地政策的蔡金強表示,內地的國策有明顯轉變,科網股不再是當造股,尤其是互聯網巨企。

他指出,科技股不是不能投資,而是國策轉向其他科技板塊,不再是品牌消費獨大,包括半導體、新能源(即光伏等)、電動車、智能製造、人工智能(AI)、網絡安全,以及自動駕駛。

奧陸資本總裁兼投資總監蔡金強。(圖片來源:NMG)
奧陸資本總裁兼投資總監蔡金強。(圖片來源:NMG)

蔡金強解釋為何有如此重大的國策轉變,相信是因為當局擔心,如果繼續讓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巨企獨大,或令實體經濟萎縮,繼而令國家不穩定。

「(內地政府)透過轉移財富,而不是創造財富,確保(商家)利益攤平、有正常的利益流動,確保政權堅固不摧。」

他預計,指數成份股「大鑊」,「一年內冇得搞」,也料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陸續撤回港股

組合一:宜買創業板股票

蔡金強重申,港股科技指數「頹廢」,A股的創業板及科創板反而最當造,更可形容為「納指」。

A股的創業板投資氣氛熾熱,除了成份股表現強勁,首次公開招股(IPO)的市場也增長得很快,甚至帶動到榻個A股市場。

自去年6月,創業板改革,向優質創新企業敞開大門後,今年上半年創業板IPO數量、募資金額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按年增分別203%和231%。

選股方面,蔡金強稱,半導體股、新能源股升多跌少;就算跌,都跌得比較遲,建議買入這類股票。

的確,晶片股甚為強勢,本週一(26日)及週二(27日)逆市大升。龍頭中芯國際(00981)兩日大漲超27%,蘇州固鍀(深:002079)、阿石創(滬:300706)、江化微(滬:600745)、聞泰科技(滬:600745)等多股漲停。

內媒形容,「硬創新」時代要來了。在市場消息方面,華為據報自研OLED屏幕驅動IC晶片已完成試產,預計年底可正式交付;該OLED驅動IC採用40/28nm工藝,最終可能會交給中芯國際生產。

除了A股的硬年股,蔡金強說:「可以創業板為(投資)主菜,再搭配港股中被遺忘的低估值股票,那些股票受惠於國策,而且估值跌得過低。」

他舉例指,投資者可考慮買入中移動(00941)、中聯通(00762)、華潤電力(00836);截至週三,市盈率均不足10倍,分別為7.6倍、8.5倍、7.5倍。

恒指未來一年都無運行 買科技股炒國策及復甦 蔡金強:只有呢兩種組合先有錢賺
(圖片來源:istock)

組合二:宜買美股FAANG

蔡金強認為,不熟悉A股的投資者,可考慮留意美股的大型科技股,尤其是FANG,市值雖大,但估值不高。

俗FAANG的Facebook(美股代號:FB)、蘋果公司(Apple,美股代號:AAPL)、亞馬遜(Amazon,美股代號:AMZN)、Netflix(美股代號:NFLX)、Google母企Alphabet(美股代號:GOOG)股價近日表現強勢,適逢美股業績期,幾大巨頭的「成績」更令人關注。

被問到Facebook及Google是否週期性較強,蔡金強承認,兩間公司的經濟週期性較強,因主要業務為廣告,與實體經濟息息相關;早前股市炒經濟復甦,兩者的股價亦變得十分強勢。

他補充,在美國科技巨企中,不同公司的本質不同,例如亞馬遜和微軟(Microsoft,美股代號:MSFT)屬「衣食無憂」類型,尤其是前者的雲業務,更是「長做長有」,是未來科技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Facebook交出亮麗的業績,上季收入為290.8億美元,按年增長56%,增速為2016年以來最快,也高於市場預期的278.9億美元。

惟高增長的背後,投資者也應提防增長放緩為該股票帶來的波動。Facebook警告,下半年總收入增速顯著放緩,股價在盤後跌了3%。

至於蘋果公司,蔡金強將其歸類為「硬件型」的科技股,「Apple以往(產品)全是手機,但近日投入研發電動車,這是好好的,料明年宣布在2023年推出電動車。」

他相信,一旦蘋果的電動車面世,將很受歡迎,屆時會對Telsa(美股代號:TSLA)造成很大的影響。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