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歷史性暴漲 投資者應如何應對?
廣告
承接前一週,上週港股繼續大幅上漲,恒指單週升幅達2104點,兩週合共上升近4477點,這樣的驚人表現已經載入史冊。對於有持倉的投資者來說,應該是相當愉快的一週,因為幾乎人人都是賺錢的,只是賺多賺少的區別。然而,沒有持倉的投資者是否應該追高?而已經持有股票的投資者是否應該減倉?
恰逢上週是內地國慶假期,與港股不同,A股從10月1日到10月7日休市,直到10月8日才重新開市。這意味著內地投資者只能眼睜睜看著港股整整一週暴漲,卻無法參與交易。休市前,A股也曾走出一波強勢行情,上證指數接連突破了2700點、2800點、2900點和3000點關口,並於休市前一天上漲8%,收於3336點。雖然A股也已升了很多,但如果只看到港股升而自己不能玩怎樣說也不是味兒,甚至有報導稱,有內地投資者因為等不及A股開市專程來港開戶參與港股交易,可見A股股民現在就像熱鍋上的螞蟻。
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首先,恒指在缺少港股通的北水支持下,仍然升近2000點。要知道在國慶休市前一日,恒指達到5000億元成交,當中有2000億是由港股通貢獻的,佔比相當高。即使沒港股通之下,上週成交都比上上週的更高。推升大市的主要力量是由本地和外資組成,畢竟內地投資者臨急開戶也沒有足夠時間。
撰文:聰明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