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浩然

港股牛皮悶局未破 維持上落巿格局|姚浩然專欄

投資

廣告

瑞士央行意外地減息,增加巿場憧憬歐洲央行會加快減息步伐。雖然美美國聯邦儲備局在最新的經濟預測上預期年內會減息三次,但估計歐央行有機會較美國更早減息,令美元匯價意外地突然走強;歐元、英鎊以至日圓走勢偏軟,連帶人民幣走勢亦偏弱。

聯儲局3月議息會一如巿場預期維持利率不變。同時,聯儲局亦公布最新不同經濟數據的預測,投資者可以從這些數據分析,目前美國經濟環境狀況。聯儲局維持聯邦基金利率4.6厘,與2023年12月上次公布的預測不變,反映聯儲局維持年內減息三次的機會。

聯儲局調升2024年核心PCE

雖然聯儲局調升2024年核心PCE至2.6%,但維持2025及2026年的核心PCE分別為2.2%及2%,可見當局仍預期,通脹率將會持續回落及邁向聯儲局訂下的目標2%,令聯儲局有空間減息。而數據預測公布後,根據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最新的數據,6月減息的機會率升至75%。

筆者認為,若聯儲局不想讓投資者有種錯誤的解讀,會避免連續兩次議息會上減息。因此,聯儲局有機會在6月召開的議息會上作首度減息。然後,7月尾的一次議息會維持不變,在11月5日總統大選前的議息會為9月中旬召開的議息會,如果通脹受控的情況下,預計將會作年內第二度減息。

聯儲局今次向巿場派定心丸,不單只是維持年內減息三次,更重要的是大幅調高美國今年、明年及後年的經濟增長預測。聯儲局將今年的經濟增長從2023年12時預測的1.4%大幅上調至2.1%;明年的經濟增長預測由1.8%上調至2%;2026年的經濟增長預測則從去年12月時的1.9%上調至2%。

目前,美國長期經濟增長趨向為1.8%,未來三年經濟增長,均高於長期經濟增長趨向線。同時,2024、2025以至2026年的失業率介乎4%至4.1%,處於相對偏低水平,可見美國經濟正步入perfect landing完美著陸。目前的完美經濟狀怳,與1995年至1999年的經濟狀況十分相似。當年遇上科網熱潮,經濟增長持續逾五年,美國股票巿場牛巿亦長達五年,標準普爾500指數從500點水平起步,升至1,600點,升幅超過兩倍。

在人工智能(AI)及移民潮往美國支持下,美國勞動成本可受控,亦舒緩通脹上升的壓力。 新移民亦可謂美國消費市場增添動力,對美國經濟增長有所貢獻。在美國經濟穩步增長的情況下,減息不會為股票市場帶來壓力;減息只會在經濟衰退期間才會引發股票市場下跌,投資者不應完全將過往聯儲局減息股票市場下跌的景況混淆在目前美國完美經濟的情況。

反之,今次美國完美著陸的經濟,可望也為股票市場帶來一個較長的牛市。美國經濟穩步向好,增幅略高於長期增長趨向之上是最理想的一個環境,因為如果經濟增長過快,必定會引發通脹來臨,到時便逼使聯儲局需要加息來控制通脹升溫。經濟增長略高於長期增長趨向,代表經濟不會過熱,聯儲局不用加息去壓抑通脹。

美國經濟完美著陸,哪些股可以受惠呢?非必要消費類別,包括服裝、鞋類、郵輪、酒店等如GAP(美股代號:GPS)、卡駱馳(美股代號:CROX)、皇家加勒比郵輪(美股代號:RCL)及萬豪集團(美股代號:MAR)等,這些都是在完美經濟著陸下受惠的股,讀者不妨留意一下這些板塊。

除了消費股外,當時得令的人工智能板塊投資者亦不可缺少。在GTC大會後,因為已展露了新一代Blackwell採用B200芯片,無論在運算速度及記憶體及節省能源方面都明顯優勝對手,投資者可以輝達(Nvidia,美股代號:NVDA)作為投資人工智能板塊的核心股。然後,再從輝達家族及相關的股找出具投資價值的股如ARM(美股代號:ARM)、超微電腦(美股代號:SMCI)及Vertiv(美股代號:VRT)。

企業業績參差度大

港股方面,今年企業業績的參差度頗大,部分業績理想且增加派息的股,股價大幅抽升。相反,部分業績倒退削減派息的股如長實集團(01113)及粵海集團(00270)業績後股價急挫。

隨業績高峰期完結,投資者將焦點轉回內地經濟政策及內地經濟狀況,預期港股仍未走出上落市格局。
倉位方面,本倉計劃下週二(4月2日),以開市價減持8,000股聯想集團(00992);另筆者把本倉持有的三星環球半導體(03132)目標價上調至25元。下週繼續觀望。

姚浩然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免責聲明:

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姚浩然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