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噪音增強 港股加速尋底|陳錦興
撰文:陳錦興| 圖片:Unsplash
在此敏感時刻,再傳出中央要求本地地產財團要配合解決香港房屋短缺的問題;加上「北水」暫停,市場負面情緒爆發,承接力不足,恒生指數遂加速下跌及尋底。
悲觀螺旋仍在運轉
毫無疑問,港股市底非常疲弱,監管政策正不斷觸及不同行業,包括了教育、科網平台、醫藥、內房及遊戲等。
最新可能由內地伸延至香港,監管之手有愈伸愈長之勢。
雖然中証監及人民銀行高層,表明中國收緊監管目的並非要扼殺科技公司或民營部門,但未能有效釋除特別是外資的疑慮,市場的沽壓不減反增。這個由政策牽動的悲觀螺旋,顯然仍在運轉。
政策的不明朗是市場主要逆風,恒大債務危機的風險仍在蔓延,本週四(9月23日)有兩筆票息到期,到月底再有一筆,共需付息約12億元。
債務危機不單令恒大系的股價大跌,還拖累整個內房板塊,甚至中國平安(02318),因投資者擔憂其內房風險敞口巨大,股價已由高位腰斬近半。還有內銀,相關地產貸款撥備的壓力也在上升,股價正持續受壓。
筆者認為,恒大不是雷曼,不會引致內地的系統性風險,惟事態未有明朗發展之前,恒大仍是市場主要震源,內房板塊難有起色。
此外,港股已被市場負面情緒完全主導,一則外電消息,指中央要求本地地產商配合解決房屋短缺問題,竟變成香港地產市場的遊戲規則已變,觸發本地地產股的重挫。
就算遊戲規則有變,本地地產商的基本面依然強韌。首先,本地剛性需求仍強,新盤銷情穩健。
其次,地產商早已分散業務風險,不會只著重賣樓,還有愈來愈大的租金收益支撐,以及更多現金流強的基建相關業務;加上其資產負債表良好,有能力應對新挑戰。
市場的恐慌是過度的,料股價短線具反彈空間。
年初至今,恒指已跌約12%,板塊不單作出深度調整,且有蔓延之勢,整體淡勢也未有轉向跡象。
從宏觀的角度看,內地正處於管治模式的轉變期,政策仍在調整;香港則處於中港融合的實踐期,政經大局仍在適應。由於資本市場最厭惡不明朗的轉變,因此股市會特別動盪,這也是第三季恒指大跌的最根本原因。
從中長線看,內地無論是反壟斷、內房去槓桿及教育雙減等政策均調整,皆基於邁向更可持續、更高質量的經濟發展。
而香港在跨境理財通、南向債券通及前海方案的支持下,未來必深具發展前景。
策略上,短線保守,嚴控注碼,避開政策風眼板塊;惟中線建議聚焦政策受惠板塊,包括碳中和、新能源、電動車相關、創新醫療、高端製造及品牌內需等,當市場噪音退場,價值將適時回歸。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