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場仍相對安全 波動牛市揀股兩大策略|傅允軒
撰文:傅允軒|資料來源:unsplash
筆者在這段日子收到不少提問,問題離不開買甚麼好,其實類似的問題,筆者在過去數月已收到很多次,基本上答案亦一樣:見升就買,亂買皆贏,沒有特別要買哪一隻,不要買正在跌的就可以了。
朋友得到這樣的回覆,當然以為筆者在敷衍了事,其實不然。
試想像一下,在這麼一個大牛市,甚麼人會有不知道買甚麼的疑問?大概是升了的股票又不想追,還未升的股票又不知買甚麼好。
就是看著一大堆沒有升的股票,不知從何入手,才問要買甚麼好。
太高太低碰不得
如果某些股票在這市勢仍然未升,其實已沒有甚麼好選擇,而且這些股票很有可能不是未升,而是根本不懂怎樣升,要在一堆垃圾中找尋寶蔵,是天下第一大難題。
如果隨便介紹一隻已經在升的股票,那發問者為甚麼不懂買?
因為他不是不懂買,而是一直都不想或者不敢買。 根據無數經驗,當這類型投資者決定要追貨時,往往就是這些一直在升的股票見頂之時。
如果筆者在他追貨之前,不經意提過那隻股票,「坐艇」的責任就會入筆者數了。
面對這種充滿「伏位」的問題,筆者當然不會跟他指名道姓要買哪一隻股,而且筆者也真的打從心底認為,市場上有很多股票可以買,只要肯買就贏,並沒有敷衍發問者。
當然,在選股過程中確有一點巧妙之處,分別是:(一)不買現價低於50天線的股票;(二)不買頻出裂口的股票;(三)不買在高位錄得「大陽燭」的股票。
待走勢好轉跟進
第一種情況不用多說,現價低於50天線的股票,本身走勢已差,在大牛市時走勢仍然持續低迷,市場本身已告訴投資者,這隻股票不值得買,不用自行探究。 雖然,在此中總有另類。
像平安好醫生(01833)股價在1月19日還在徘徊於50天線之下,接下來一個月卻升了50%;不過升得最勁的一段還是在上週一(2月8日)開始,當時股價已重越50天線,走勢好轉,這時再買不遲。
至於頻出裂口的股票,代表這股票有可能已經步入消耗性上升階段,升得急的同時,亦有機會突然暴瀉,就算要追這類股份,亦只宜抱著賭博的心態小注跟炒。 「頻」的定義,可以理解為在同一個升浪中,出現三個或以上未曾回補的裂口。
跟第二種情況相近的,如果一隻股票經過一輪升浪之後,高位突然以「大陽燭」大升,往往就是消耗性上升的現象。
屆時所有購買力已經全部進場被消耗,再沒多餘承接力。就像本欄在1月上旬曾指出,Tesla(美股代號:TSLA)在當時出現了這種現象,就算未至於見頂回落,也暫時終止了此前的狂升局面。
以強勁市底作為前提,以這三個作為選股標準,再於入市前定好止蝕位,很多股票均十分值博。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