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辦再轉載文章籲長和懸崖勒馬 各界支持市監總局依法審查交易
廣告
中共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中央港澳辦)與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國務院港澳辦)在網站轉載《大公報》文章《不要配合美國霸權 犯歷史性錯誤 「長和」非一般買賣 港各界支持國家市監總局依法審查》。此為繼3月13日起多次轉載批評長和出售港口交易文章後的最新動作,顯示官方對長和以190億美元(約1,482億港幣)向貝萊德財團出售巴拿馬運河等海外港口的持續關注。
文章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依法審查,不僅是對市場公平競爭和社會公共利益的維護,更是對國家核心利益的捍衛,社會各界對此充分理解與堅定支持,希望長和懸崖勒馬,不要配合美國的霸權,不要因小失大,不要犯歷史性的錯誤。
文章引述香港政商界人士觀點
文章引述香港政商界人士觀點,強調交易影響超越商業範疇,涉及以下層面:
- 國家安全:港口為戰略資產,出售或削弱中國在全球航運中的話語權。
- 市場競爭: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市監總局)依法審查,維護公平競爭與公共利益。
- 戰略發展:配合美國遏華戰略,可能損害「一帶一路」等國家計劃。
文章稱,市監總局介入是對核心利益的捍衛,獲社會各界支持,並敦促長和「懸崖勒馬」,避免「歷史性錯誤」。
立法會議員:批「在商言商」天真
- 立法會議員:認為當前國際環境下,單純講「在商言商」過於天真,呼籲企業尊重中國法律,配合審查,避免令港人與內地民眾失望。
- 航運業界:指出跨國收購需經反壟斷審查,若涉國家利益,應與相關部門溝通,重新評估交易。
市場與政策反響
長和股價近期受壓,3月20日業績公布後跌至45港元區間,交易不確定性加劇市場謹慎情緒。文章未提交易具體進展,但官方連續發聲與市監總局審查表明,北京對交易態度趨硬。長和未回應最新輿論,但其沉默與取消業績記者會的舉動被解讀為低調應對。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