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資產負債表
辜在美國和日本深耕經濟研究多年,對日本自1989年經濟泡沫破滅,以及近年日本超低利率政策帶來的影響尤其瞭解。
他發現,當時大量日本企業患上了「資不抵債陰影」,因此在很長的時間內,都不願意向銀行貸款(無論利率多低),賺到的錢大部分用來還債,即使還清貸款,也希望公司可以留存更多的現金,以備萬一。
結果導致企業不擴張,工資增長緩慢,國內經濟死氣沉沉。
其提出的理論主要觀點是,日本長期以來的經濟問題,80%來源自資產負債表;只有20%來源自結構。
因此,儘管日本政府長期採取了十分大量的寬鬆政策,將利率壓低至零,依然無法支持經濟復甦。
日本政府長達八年時間都開錯了藥方,後期才醒悟過來,採取進取的財政刺激,所以才出現「迷失的20年」之說。
激活市場前車可鑑
辜認為,內地目前的經濟局面和日本1989年十分相似——樓市泡沫破滅、人口紅利消退、企業負債和借貸規模減少。
不過,只要中央清楚明白資產負債表的影響,儘早採取更積極的政府投資,有可能可以比日本節省更多的時間。
事實上,中央的負債比率不算高,完全有能力採取更積極的政策。
辜的觀點非常有啟發意義,他從企業端切入,嘗試評估何種政策才能實現激活市場。
然而,世界沒有完全一樣的樹葉,內地也不太可能完全照抄「日本答案」。
內地房地產最大的負債表並不來自企業端,而是普通百姓,這點與日本在1989年,企業端瘋狂投機房地產截然不同。
內地大量二、三線城市的房屋數目,比居民實際需求已經出現了溢出,而內地絕大部分房屋是1998年房改政策後興建。
換言之,正常的「新房」換「舊樓」並不能吸收太多的資金;否則,容易再次引發泡沫。
慎防發生國進民退
再說,中央槓桿真的不高麽?
假如用中央的數據來看,確實很低;惟加上地方政府的槓桿,雖然遠低於日本和美國,但也高於加拿大、法國和英國等,在國際上也不算低。
最後,政府負責借錢投資並非不可行,中央 可以為地方政府背書繼續擴展,但這很容易造成大白象工程和大部分資源流入國企,帶來的後果可能是國進民退。
綜合而言,最頭痛的並不是政府增加負債,而是增加之後,該投資實際要放到哪裏才是最有效果?
假若不投資,採取減稅、免稅又或者如香港一樣派發消費券,又會否有用?
篇幅有限,下週再探討。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