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瑪特現象 揭示消費市場實情
看中國消費市場,平均月度消費商品零售額近40,000億元人民幣,內地消費行業企業每月在這40,000億元人民幣市場比併賺錢。
增強大市場抓錢能力
40,000億元人民幣的月均消費市場是一個大巿場,充滿機遇和挑戰,不能簡單說宏觀經濟不好,就導致經營情況轉差。更實在的是,企業增強在大市場內的抓錢能力才是硬道理。
筆者以泡泡瑪特的業績表現作參考。2024年泡泡瑪特總營收同比增長近107%,至130.4億元人民幣。其中,內地營收同比升近52%,至約79.7億元人民幣,佔總收入約61%;海外及港澳台業務營收同比大增375%,至50.7億元人民幣,佔總收入約39%。
從收入增長及收入分布來看,市場經常評論的內需不足、市場「內卷」嚴重、消費疲軟的說法及市場特徵,在泡泡瑪特業績看不到。
泡泡瑪特在近日的業績分析會表示,公司預計2025年銷售收入增長達50%,海外巿場銷售增長將持續超過100%,海外收入佔比超50%。
公司預計今年營收或逾200億元人民幣。這高增長的預期,也引發巿場對公司股價樂觀的表現,從近期股價創新高也反映市場的樂觀預期。
當然,這樂觀的經營預期需要時間來驗證,但股價已提前反映這持續高速增長預期。
為甚麼這泡泡瑪特的業務表現,與市場所說的消費市場大環境不一樣。公司抓錢的強大能力在哪裏?
捕捉市場需求變化,IP產品成為重要增長要素和業務競爭護城河。市場經常說消費市場「內卷」及價格戰嚴重,避開這現象關鍵,在於是否有獨家的IP產品。
除了IP產品外,還需要這些IP產品是市場爆款熱銷產品。
要做到IP產品是爆款產品,企業必須有較強的捕捉市場需求變化能力。泡泡瑪特的經營業績可體驗上述要素。
內地消費市場強大,但比全球消費市場仍然小,企業增長可來自境內外市場。泡泡瑪特預期今年的境外營收增長將翻一翻並佔總營超一半。企業的出海能力和競爭力將得到進一步驗證。
每個地區市場都有其獨特性和不同之處,但都有一個共通點,這就是好賺錢的都會競爭大。能否有爆產品推出及各地區的業務護城河是否足夠寬,就成為重要因素。
要判斷一家消費品企業的輝煌業績是否能夠持續,必要看這些因素。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