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前夕】寧可信其有?2021年可能會發生股災8大理由

投資

廣告

危言或者聳聽,但危機不能忽視。投資者最怕的四個字叫「不確定性」,在全民皆股、牛氣沖天,但疫情仍未真正退去的今日,總有人出來唱淡唱反調。2021年,股災可能重來的理由,你又相信幾多?

撰文:經一編輯室|圖片:unsplash

1. 疫苗無效及延遲

美國因感染新冠肺炎而死亡的人數已超過40萬人,雖然全球不同地區已有疫苗接種計劃實施,不過有媒體報導中國有已接種疫苗人士仍染病的消息,亦有輝瑞和BioNTech疫苗被爆延遲交付的新聞,情況令人擔心。

雖然有研究指輝瑞、BioNTech 和 Moderna 的臨床疫苗療效(vaccine efficacy,VE)獲94%以上的佳績,不過投資界第一季度對COVID-19的VE結果仍抱有觀望態度。

2. 疫苗接種人數不足

疫苗研發面世,可惜目前較少人選擇接種。美國總統首席醫療顧問Anthony Fauci建議,美國人口應有最少75%需要接種疫苗,但目前數調查顯示,只有不足70%受訪者計劃接種該疫苗,民眾很可能未有足夠「免疫力」讓2021年的經濟回復到「正常」水平。

3. 變種新冠病毒

近日,英國和非洲都發現COVID-19病毒的新變種,除了擔心疫苗「再次」無效,各國亦要加緊提防,為減低傳播率及死亡率而實施更嚴格的抗疫措施,進一步拖垮經濟。

門診保獨立買 鎖定醫療支出|劉啟明

4. 估值歷來第二貴

股票市場要跌,「太貴」已經是最好理由,而且目前還可能是有史以來最貴。

截至去年底,標準普爾500指數的10年通脹調整市盈率已達34,為150年數據平均數據的一倍之多,亦僅次1990年代和2000年代的科網股災數據。

從歷史來看,10年通脹調整市盈率(席勒市盈率)超過30時,一盤都是迎來股災的年份。

5.「泡沫」資產越漲越大

市場太貴可以調整,但不一定是股災,但如果加上泡沫資產呢?「商品大王」Jim Rogers警告,電動車版塊、大型科技股的泡沫跡象明顯,並明言2021年泡沫將會爆破,而影響是全球性的。

另外,全球首富Elon Musk的特斯拉(TSLA),突破6,000億市值及帶領股指屢創新高,同時被指是泡沫之首,吸引「多方空頭」,包括《沽注一擲》原型Michael Burry。他指出特斯拉的天價與基本面脫節,預計特斯拉與2007年美國房泡一樣方式崩盤。

6. 通脹率過高

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在報告中稱,在疫情期間,美聯儲在3月份啟動7,000億的回購國債計劃很可能造成過度通脹。

這筆支出讓現金充斥市場,無疑助長通貨膨脹,一旦疫情消退,被壓抑的消費者需求未必能夠被滿足,利率調整指日可待。

7. 加密貨幣流行使美元貶值

除了美聯儲大量QE,加密貨幣的急速上漲亦為弱美元帶來隱憂,畢境大量資產與美元掛勾,美國經濟地位亦除之「貶值」,大部份股指恐被拖累。

8. 中美再掀貿易戰

中美貿易戰已持續2年,雖然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表明不會立即放棄去年達成的「第一階段」雙邊貿易協定,但事實是,美國對中國出口的商品中,受關稅影響的份額從2018年的2%升至2020年的超過50%。

還有特朗普政府近日不斷向中國企業施而制裁,將小米(1810)、中移動(941)、中海油(883)等多隻藍籌、中概股份列入黑名單,被指與中國軍方有關聯、或技術含安全威協等等。

貿易戰完結,很可能言之過早,但中美戰略競爭早已成為常態。

延伸閱讀:【高處不勝寒】中國首富都沒有好結局?歷屆不是被抓就是被辭職?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